文 | 人参
杨少华的去世本该是一个令人痛心和肃穆的时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杨议却频频成为热搜话题的焦点。老爷子刚去世几天,杨议在一次直播中关于遗产的玩笑话“父亲留下的现金有四个亿,兄弟们各分一亿”瞬间引爆了舆论热潮。
然而,不久后,他又突然在直播中“哭穷”,声称老爷子的存折里的钱勉强够支付葬礼费用,之前的几亿只是开玩笑,自己几乎把家产都赔光了。那么,杨少华究竟给儿子留下了多少财富?这些年杨议他们兄弟,频繁直播带货,真的没赚到什么钱吗?
老爷子去世后,杨议和几位哥哥在舆论压力下,忙于处理后事。几天后,杨议又在直播中表示,自己账户里的余额不多,刚够给父亲立个像样的墓碑。接着,他就再次投入直播带货,借着热度推出了“海河战神”纪念扇,价格定为每把388元,并称为限量销售。
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愤怒,纷纷指责他“父亲刚去世,就开始带货”,“头七过后还在吃红利”,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利用父亲遗产炒作”。杨议的徒弟也试图为他辩解,表示推出纪念品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老爷子的好,但这一解释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让不少人更加愤慨。
如果只是单纯的流量操作,杨议的做法也许并不算过分。最开始,他打着“缅怀父亲”的旗号,展示手稿,分享父亲的日常点滴,卖一波父子情深,接着推出遗产争议话题,制造舆论热度,最后再澄清“4个亿”只是个笑话,为未来的商业化打好基础。然而,问题出在,杨少华在世时,经常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吃一些对身体不好的零食,尤其是对已经虚弱的老人来说,显然并无益处,甚至在他住院期间,杨议似乎也未曾尽到太多孝道。
即使老爷子去世的事情本已充满争议,杨议却试图通过情感营销获取流量,这样的做法自然引发了公众的不满,觉得他在“道德绑架”观众。而他将遗产争议与限量版商品捆绑销售,更加让人联想到“消费亲情”的负面情绪,尽管他通过流量实现了一定的商业转化,口碑却在逐渐流失。
至于杨议所谓的“哭穷”,也并非毫无道理。在父亲健在时,杨议并没有承担太多照顾父亲的责任,反倒是杨伦多次在身边照料,甚至放下了家中的饭馆,全身心照顾老爷子。与之相比,杨议似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投资。但无论如何,杨议投资的影视基地、艺术馆等项目都遭遇了失败,前后亏损数千万,还在不断尝试其他商业尝试。
杨议的“过度折腾”得益于他父亲杨伦为他打下的坚实后方基础。杨伦一直在背后支持,照顾老爷子的同时也保障了杨议的行动空间。杨议的做法反映了“名气能兜底”的想法,认为只要有名气,做什么都能成功,因此即使遭遇失败,也不愿放弃。而他似乎忘了,在商业领域,名气无法替代实际的运作和合规。
老爷子去世后,杨议失去了最大的依靠,虽然他仍在直播带货中找到了某些出路,但未来的路可能更加艰难。杨议在父亲去世后迅速开启直播,引发了网友的广泛批评。但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他是否直播,而在于他如何利用父亲去世的时机和情感牌进行流量变现。
这一点与钟镇涛有些相似,后者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沉寂期,以破产逆袭的姿态,放下身段,通过直播等手段来重整财务,不仅清偿了债务,还积累了不少粉丝。而与钟镇涛的体面相比,杨议显得有些“吃相难看”。他在父亲去世不久后迅速进入直播带货领域,尽管自己多次提到为了生计而做此事,但外界更多看到的是他借着父亲的名声填补商业亏空。
杨议的例子告诉我们,若真心想在跨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放下身段,脚踏实地地去做。而如果只是利用名气去赚取短期利益,最终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和口碑,即使暂时的商业转化有所成效,长远来看也将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