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司徒夜
文|泡泡鱼
这个暑期档,实在是热闹异常,各种大剧轮番上阵。《以法之名》《扫毒风暴》完结之后,《利剑玫瑰》紧接着播出,形成了无缝对接。正剧接连不断,根本看不完。
前两部作品均由中年演员如张译、段奕宏、秦昊等主演,演技方面可谓是毫无疑虑。而《利剑玫瑰》则由迪丽热巴和金世佳担任主演,两位流量明星的加盟让人不禁质疑:她们能否跟得上前辈们的步伐,发挥出应有的演技呢?
剧集一开播,大家纷纷静下心来,准备认真追几集。然而没想到,正当大家以为它会只是一个普通的剧集时,迪丽热巴的表现却让人猝不及防地“打了脸”。
这一次,迪丽热巴扮演的“邓妍”,带给了大家一个极具挑战的角色——满脸狰狞,情感戏一触即发,震撼了所有人。迪丽热巴,近年来一直饱受争议,无论是性格、作风,还是颜值与演技,都成为舆论的焦点。曾几何时,她因获得金鹰视后而被全网质疑,认为她的演技远不及其他竞争者。
那一年,她凭借《漂亮的李慧珍》获得奖项,但该剧的评分却远远不足6.0。与她竞争的是孙俪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与袁泉的《我的前半生》,两部作品都在口碑上占据了优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面对这一切,迪丽热巴无疑处于“热锅上的蚂蚁”状态。外界纷纷指责她的奖项被资本裹挟,演技被流量所取代。那个原本该让她骄傲的奖杯,反倒成了她演艺生涯的一大屈辱。
此后,“水后”二字与她始终纠缠不清,甚至让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迪丽热巴凭借《利剑玫瑰》再次出发,观众原本对她没有太高期待,然而几场哭戏却让大家惊艳。
其中一场在天台上的哭戏,特别打动人心。她饰演的母亲“邓妍”在失去孩子后情绪崩溃,站在露台边缘,几乎有了轻生的冲动。她的语气温柔且压抑,眼角蓄满泪水却始终未流出,一颤的嘴唇透露着她的隐忍,带着深沉的心痛。那句轻声问道:“你听到小洋芋呼唤你了,是吗?”让人瞬间感受到无尽的痛楚和悔恼。此时,泪水不禁涌出,宛如水雾滤镜般,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心碎。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很多演员很会哭,但却无法打动人心。唯有热巴的哭戏,能让我在一瞬间流下眼泪。”她的哭戏,不炫技,也不是为了单纯的“哭而哭”,而是情感自然流露,水到渠成。每一次眼泪的涌现,都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别是在“邓妍”因失职导致的过错后,她与“章阿姨”多年后相见的情节尤为震撼。她强忍着哽咽,微微勉强露出苦涩的笑容,但眼中的泪水早已泄露她内心的痛苦。在那一瞬间,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观众也不禁为她心碎。
这类真正打动人心的哭戏,让观众忘记了“演员在哭”,而只看到了“角色在痛”。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让人感受到角色的挣扎与成长。
回过头来看,杨幂在《长安的荔枝》中的一场哭戏也堪称经典。没有激烈的哭喊,只有眼泪默默流下,观众仅凭她眼中的含泪,就能感受到无尽的情感冲击。那一刻,杨幂的眼神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也因此引起了全网的热议。
与此相对,有些演员的哭戏却显得格外牵强。鞠婧祎因“4000年美人”而受到关注,但她的演技却屡遭诟病,尤其是她的哭戏。比如在《嘉南传》中,她的哭戏几乎可以用“无效哭戏”来形容。每一次流下的泪水似乎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缺乏情感的真实。这种机械化的表现,让观众很难入戏,情感始终无法产生共鸣。
再比如杨颖的表现,在《孤芳不自赏》中的哭戏更是给人一种“硬要哭”的尴尬感。她的表情往往失控,无法传递出真实的情感,反而让人觉得不自然。尤其是与刘德华对戏时,她的表演似乎与对面的刘德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情感层次差距巨大。
这些不自然的哭戏,往往让人产生质疑,演员是否缺乏情感投入,甚至怀疑是否用眼药水来达到效果。真正的哭戏应当是自然流露,是角色情感的自然而然的出口,能够让观众通过眼泪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与成长,而不是一场场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