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王凯的一个视频,真心觉得他越来越稳重了。那时候他穿着简洁的黑色T恤,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为泰州文旅做宣传,眼神里满是诚意。可总有一些人好奇地问:都40多岁了,怎么还没结婚呢?
说起来,和他一起拍《伪装者》的胡歌、靳东,早就有了家庭,抱着孩子晒幸福了。王凯呢,至今依旧单身,连爸爸都没等到他成家就去世了。这背后,其实藏着许多他一路走来的故事。
从小王凯就挺固执的。记得初中那会儿,他看了一场话剧,从此下定决心要当演员。家里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才是正经事!”他嘴上答应着,可到高三时,他还是没有参加高考,而是接了爸爸的班,去新华书店当起了店员。
那份工作看起来稳定,但他心里总是难以安定。下班后,他常跑到电视台,偷偷参加选秀,哪怕只是站在后台当个道具,他也高兴。直到有一天,北京的一次广告拍摄,导演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长得不错,要不要试试当演员?”这句话让他瞬间辞掉了新华书店的工作,毅然决定北漂。
北漂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刚开始,他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培训班要么太贵,要么不接收插班生。那段时间,他兜里只剩几百块钱,住在月租300元的小隔断,几乎天天吃着干馒头。有次实在没办法了,他才给父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辞职了。妈妈在电话里哭了,但转过头还是托上海的亲戚帮忙。
于是他便来到了上海,开始在艺术进修班苦读。那时他每天只能睡四小时,怕辜负父母的期望。后来,他终于考上了中戏和北电,但最终选择了中戏。那天,他站在考场外,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样转圈。
以为考上中戏一切都会顺利,可没想到,毕业后的王凯却进入了失业期。那时有大半年,他几乎天天呆在出租屋里,目光迷茫地望着天花板。最穷的时候,连公交钱都没有,试镜全靠走路。有一次冬天,他为了穿得像样点,特地穿上西装,里面只穿了一件薄毛衣。结果冻得嘴唇发紫,还得笑着打招呼,实在难熬。
就当他快要放弃时,剧组找上了他,给他一个角色——《丑女无敌》里的娘娘腔角色,话语尖细,举止做作。很多人劝他:“你演这个会被定型的!”但他摸摸空空的钱包,咬咬牙,接下了这个角色。
结果,角色火了。但紧随其后的是麻烦,找他的角色几乎都差不多。有次去试镜硬汉角色,导演看到他直接摇头:“你还是适合演那种嗓音尖的角色。”王凯心里不甘。他开始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步练肌肉,对着镜子练眼神,看《教父》里的经典片段,死命想改掉之前那种“娘娘腔”的形象。
终于,他开始接到一些不一样的角色,尤其是在拍年代剧时,他故意在脸上抹泥,晒成了黝黑的模样。有一次,有人认不出他,他反而特别开心:“这才对嘛!”
真正让王凯事业翻身的是《琅琊榜》和《伪装者》。拍《琅琊榜》时,有一场淋雨的戏,他发着39度的高烧,坚持在雨里站了4个小时,直到导演喊停时,他的腿都麻了。剧播出后,全网播放量破百亿,他也从“娘娘腔”变成了硬汉男神。
随着事业的逐步升温,家里的事却成了他的隐痛。父母不断催促:“趁我们还能动,赶紧结婚生个孩子,我们帮你带。”他总说忙完这一阵,再忙完下一阵,直到爸爸病重,在病床前守夜,他才意识到,很多时间真的等不起。
爸爸走时,拉着他的手说:“别只顾着拼事业,找个伴儿吧。”那一刻,王凯红着眼睛点了点头,可直到今天,感情的事依旧没有进展。
前不久,他为泰州文旅拍了一个视频,40多岁了,眼角已有细纹,但他的气质愈发沉稳。有些人说他拼得太狠,追求事业至上,但也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如今,他除了拍戏,更多的是陪着妈妈和妹妹,空闲时就去爸爸的坟前坐坐,和他聊聊最近的心情。
其实,我们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时间还很充裕,总是把“以后”挂在嘴边,殊不知有些“以后”,真的是等不来。
你觉得王凯的选择值得吗?如果是你,会选择先拼事业,还是先顾及家庭呢?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