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中华剧院,郭德纲与麒麟剧社的演出《济公活佛》第七本,现场热烈的反响让人瞩目,观众座无虚席,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即便在门票售罄后,郭德纲仍果断地申请再增200个座位的销售,这一举动显示了他对观众热情的珍视和回应。在返场时,他对大家的支持深表感慨,认为这样的局面实在有些“出乎意料”。的确,这种超级火爆的销售情况,令人不禁好奇德云社在商演审批的背后如何运作,是否会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
实际上,任何商业演出都需提前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包括演出内容、人员、时间、地点以及观众人数等,均需详细列出。这些信息一旦通过审批,主办方便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一旦违规,就会面临严格的处罚。在这方面,许多演员在采访时也提到过,如果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备,就无法演出,未经批准的演员更不能随意上台。这是很多商业演出必须遵守的规矩。
关于郭德纲能在表演中临时增加座位一事,这是经过主办方根据观众需求向有关部门正式申请、取得批准后进行的。对此,观众并不必过于好奇,毕竟如此庞大的团队必然会遵循相应的规范。尽管挑战规则并不明智,但观众的好奇心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样的票房奇迹,尤其是增座的现象,确实罕见。
郭德纲与麒麟剧社的成功,除了名人效应带来的关注外,更与他们在观众中积累的良好口碑密切相关。岳云鹏的演唱会就是名人效应的生动例证,虽然其唱功平平,却依然收获了热烈的追捧。获取良好口碑和观众的认可并非易事,这正是郭德纲和麒麟剧社全体演员们通过不懈努力、前六本演出的积累所换来的回报。只有在前六本赢得观众的认可,才能为第七本的成功打下基础,使得其供不应求,迫使主办方决定增座。
对于麒麟剧社,以及传统曲艺而言,这一现象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众多观众的支持,证明了传统曲艺在当下并非毫无受众,关键在于从业者能否呈现出精彩的作品,以满足观众的期待与需求。郭德纲在京剧舞台上不断追求创新,这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更是为了让这一艺术形式能够活得更久。
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吸引受众的目光是至关重要的。借助新的流行元素和创新的方式来演绎经典,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为了它的流传与发展。有些人或许会批评这种创新,认为它破坏了传统,但倘若不作出改变,传统的艺术形式终究会陷入停滞,甚至走向消亡。因此,追求创新与继承传统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传统艺术在新的时代中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