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年暑期,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其中,红色题材演出市场活跃,多地推出的系列剧目,结合历史事件与多元艺术表达吸引观众走入剧场。
8月1日至3日,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登陆国家大剧院。该剧集结国内优秀的主创阵容,历时3年精心打磨,以海派芭蕾的细腻典雅,生动诠释了战争年代闪耀人性光辉的军民深情,让这部经典焕发出跨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作为一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舞台剧,《百合花》保留了原著小说清新俊逸的文学气质,剧中音乐以交响化语言为基础,融入民乐、民歌等民族元素。舞美设计勾勒出清秀淡雅的江南意象。通过交错的现实与时空叙事、轻喜剧般的舞蹈语言勾勒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让观众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抗美援朝题材音乐剧《寻找李二狗》8月在南京、武汉、苏州等城市开启全国巡演之旅。该剧讲述了当代青年常卫国为了完成爷爷的愿望,穿越回了1950年的朝鲜战场,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名战士的故事。剧目致力于寻找当代青年情感支点,探索原创主旋律作品的口碑与市场双效统一。
“心中的旋律”音乐会 唱响红色经典
作为202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的项目之一,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心中的旋律”合唱音乐会。演出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叙事轴,带观众体验一场红色旋律与历史场景融合的“音乐旅程”。
演出中,既有《保卫黄河》等这样的经典曲目,也有《我相信》《外婆的澎湖湾》等经过创新改编的曲目,还有《你好,未来的你》等最新创作的曲目,通过4个篇章来呈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从《国际歌》里的信仰到《保卫黄河》里的抗争,从《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建设热情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改革活力,每首歌都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串联着“百年的历程”。
这场音乐会突破了传统合唱的局限,加入讲述者的角色,采用“合唱+表演”的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历史场景,来增强演出的观赏性。
东方美学 历史题材作品受年轻观众青睐
2025年暑期,多部融合东方美学与历史题材的舞台作品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上演,引发年轻观众的跨城观演热潮。
原创音乐剧《飞天》于8月开启全国十座城市巡演。该剧以“既东方,更中国”为主题,以莫高窟壁画为灵感,将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为代表的故事浓缩为“守护人”“赶路人”两个形象。以他们对敦煌遗产的跋涉与守望历程进行平行叙述,谱写“一带一路”中华文化新篇,以传统东方美学吸引观众走进剧场。
入围2025年中国舞剧“荷花奖”的民族舞剧《孩儿枕·家和兴》以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为创作原型,生动演绎其背后流传的温情民间传说。以鲜活朴实的民俗风貌和真挚动人的人物情感,再现宋代百姓日常烟火,凸显“风雅亦在柴米间”的真实生活美学。8月北京上演后,将于下旬赴上海展演。
西安话剧院出品的话剧《长安的荔枝》在上海首演后,将前往杭州、广州、北京等53个城市开启全国巡演。《长安的荔枝》紧紧围绕荔枝运送这一主要事件展开,情节设计上突出了快节奏和紧张感。
在舞美设计上,《长安的荔枝》运用现代建筑中经常见到的LED赛博元素、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藻井元素,整个舞台既保留了东方传统美学的含蓄,又具备了现代戏剧的灵活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