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建军节。本该是歌颂忠诚与奉献的日子,内娱却被一场“友情背叛”的旧账撕得粉碎。
袁立突然发难,将矛头直指老友张国立,一句“他拿了钱,所以沉默”,瞬间让“纪晓岚”从知名老戏骨,跌入“背信弃义”的舆论漩涡。
更惨的是,章子怡也被拖下水,她引以为傲的“耿直人设”,在“拿钱办事”的指控下,摇摇欲坠。
2017年的《演员的诞生》,本意是挖掘演技,却成了内娱“黑历史”的经典案例。袁立受邀参加,本想与老友张国立重聚,顺便展示一番实力。
结果呢?她在节目中的表现堪称“混乱”:突然抓手、打断评委、情绪激动……活脱脱一个“神经病”形象。
袁立一直坚称:“我是被剪出来的!”
八年后,她终于撕开遮羞布,直指节目组和评委“合谋”做局,目的就是制造话题、收割流量。而张国立,作为知情人,拿了“几千万”的酬劳,选择了沉默。章子怡,则成了执行“剧本”的“刀”。
这哪里是“演技切磋”?分明是一场针对袁立的“公开处刑”。她成了节目组流量的祭品,而张国立和章子怡,成了沉默的共谋者。
张国立,多少人心中的“国民父亲”“清官典范”。可这次,他被指控为了巨额酬劳,眼睁睁看着老友被网暴,却不发一言。袁立那句“被好友背刺”,字字泣血。友情,在金钱面前,碎了一地。
更讽刺的是,当年袁立还曾为张国立辟谣,笑称媒体把她和邓婕的“婆媳大战”,编成了《甄嬛传》。
她夸邓婕“能演王熙凤,肯定大度”,维护友情之心,可见一斑。可如今,这份情谊,被一纸合同、一笔巨款,彻底击穿。
邓婕再大度,这次也救不了场。因为问题不在“绯闻”,而在“背叛”。当“拿钱办事”成为潜规则,再深的友情,也扛不住资本的侵蚀。
章子怡近年努力重塑“真性情”形象:离婚后洒脱,综艺里敢说,被赞“不装”。可袁立的爆料,给了她致命一击。那句“多久没演戏了,还会不会演?”的质问,曾被解读为“专业犀利”,如今却成了“奉命行事”的铁证。
袁立连名都不愿提,只称“国际章”,愤怒与轻蔑溢于言表。
一个拿了几千万酬劳的评委,她的“耿直”,还能信吗?观众开始怀疑:她那些“真话”,是不是也都是节目组写好的“台词”?
章子怡的困境在于:她无法自证清白。除非她站出来说“我没拿钱”或“我没按剧本说”,否则,袁立的指控,就像一根刺,永远扎在她的“人设”上。
袁立的爆料,揭开的不只是个人恩怨,更是娱乐圈的残酷真相:在这里,没有永恒的友情,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绝对的耿直,只有精心计算的人设。
张国立的沉默,章子怡的“专业”,背后都是资本的逻辑。他们或许没有亲手“剪辑”袁立,但他们的“不作为”和“配合”,本身就是对伤害的默许。
我们当然希望娱乐圈有真情,但袁立的遭遇提醒我们:当镜头亮起,当合同签下,所谓的“朋友”和“耿直”,都可能瞬间变质。
至于张国立和章子怡,是时候给公众一个交代了。否则,再厚的演技,也演不出“清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