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姐妹”这几个字,比任何成团宣言都更像浪姐彩蛋,这是我看完《我们的宿舍》第六期后冒出的第一句话。
其他人凭借舞台找到一条出路,李晟管乐她们却通过一把香菜实现了和解,节目刚结束,两人就展现出隐藏的默契,就好像在追一部电视剧,一直到最后一集才发觉自己站错了CP,错得很厉害但又甜得刚刚好。
火锅局笑点密集,香菜见证同步瞬间要知道笑点有多密集,先把现场情况还原一下:白天刚刚录制完《你好星期六》,晚上紧接着就进入了《我们的宿舍》,人又疲惫又困倦,不过那辣锅还在不停地冒泡。
吴泽林递刀的时候,管乐看到香菜直接就不切了,随意地弯折几下就放进锅里涮;李晟在旁边也这样做,还说着“我们这会儿才明白”。
弹幕一下子就被“复制粘贴式姐妹”占满了,我也跟着笑,可笑完突然发现,这哪是吃播,就是两个女生在公共场所自己讲自己“减肥没成功”的难过经历。
更让人沮丧的是数据还会打击人,李晟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我来《浪姐》就是想瘦十斤,”
管乐紧接着说:“我连一斤都没瘦下去”
镜头切换到两人同时夹起肥牛的画面时,我好像都听到了卡路里超标的声音。
节目组还挺仔细地列出了公演期间的运动量对比:李晟在第五次公演中一直都在跳舞,而管乐第二次公演全是纯唱歌,第三次公演才终于得到一小段舞蹈,原来这个“减肥营”也有不同种类,运动量的差别直接就体现在体重秤上了。
隐形规则藏生活,交情卡在时间表里可要是仅仅盯着数字,便会错过更有意思的隐形规则,侯佩岑组“每顿饭必定得有纯肉”的餐饮标准,被管乐一句“跟着侯主播吃得太好”轻轻带过,却将“队友决定体型”这个潜规则摆到了明面上。
我一下子想起自己每次团建准胖三斤的经历,原来女明星也逃脱不了“同事带着你吃,你就长胖”的规律。
所以香菜就变成了一种暗号,它不再仅仅是普通的调味品,反倒如同一面镜子,把她们三人三个月以来因为分组制度而错过的那些交集给映照出来了。
李晟和管乐得等到总决赛的时候,才被观众投票分在了同一组,在此之前,她们连一起私下吃火锅的机会都没有。
在综艺的剪辑当中,她们就好像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不过在现实里,她们却是有着相同味觉雷达的人,这种错位的感觉,比任何剧本都更贴近生活里的黑色幽默。
工作节奏到底耽误了多少“香菜式默契”?
同事们一起点外卖都已经过了半年了,这才发觉对方也不吃葱;合租整整一年了,才知道室友在熬夜的时候非得吃泡面不可。
节目把“慢发现”压缩成了三分钟的搞笑片段,可却让屏幕外的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成年人的交情,经常就被卡在各自的时间表里面了。
慢下来的珍贵,放弃减肥也很甜但是慢确实有它的好处,正因为节奏变慢了,所以才显得特别珍贵。
当李晟说出“现在有些放弃减肥”这句话的时候,管乐并没有讲那些激励人的大道理,而是直接递给她一把小葱,并且笑着说“一起吃胖”。
这种看上去像是消极对待的安慰方式,实际上很真诚,也很让人喜欢。
就如同我和闺蜜站在便利店的冰柜前面,彼此劝说着“今天先痛快一回,明天再吃沙拉”那样的日常情景一样。
综艺节目把“放弃”转化成了带有甜味的糖,那又有谁还能狠下心去责备她们不够自律?
对比隔壁《桃花坞》的“难堪九分钟”,同样是慢综艺,《宿舍》不逼着嘉宾破冰,直接扔一把菜让他们自己亲近,反而更自然,由此能看出,观众早就厌烦了强行社交,就想看看真闲适、真有生活气息的东西。
当然也不是没槽点,镜头反复给香菜特写,生怕我们注意不到“道具组加鸡腿”,有点用力过猛。
可转念一想,内娱连香菜都能营销,说明大家是真的饿。
不是饿饭,是饿点真实的小癖好。
真实的放松最动人,香菜比套路管用说起我们自己,每次团队建设吃火锅的时候,不都是因为“谁调出了特别棒的蘸料”而迅速拉近距离吗?
综艺节目不过就是把日常生活放大了一些而已。
下次如果遇到“减肥伙伴”偷偷吃炸酥肉,我准备跟管乐学一招:不装了一起变胖,反正葱花香菜带来的满足感,比卡路里更容易让人感到安慰。
实际上我们喜爱观看的并非香菜本身,而是两个姑娘于深夜的厨房内,终能对着镜头承认自己忍不住嘴的那种放松感。
这般放松,是浪姐拼搏三个月干劲后最为珍贵的意外之喜,倘若下次有人再称女团得瘦成闪电,就将这一段拿给他看:女明星也会为了几根葱,心甘情愿在体重秤上躺下。
那咱们就别再纠结浪姐教会了咱们什么,它根本没教会啥,就是把“原来你也是这副模样”拍成了连续剧,下次碰到类似的事儿,别等到总决赛,直接递上一根香菜,比任何社交套路都管用。
最后希望有个《我们的宿舍》加长版,希望导演把香菜、大葱、大蒜、小米辣摆成一排,让姐姐们随便选配料组CP,要是真有人选到蒜蓉配榴莲,热搜马上就炸了,我第一个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