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就一定等于演技保障吗?
丁勇岱在以法之名里的表现,似乎给这个问题打了个问号。
说起丁勇岱,那可是不少人心里的演技派。当年的“白宝山”,眼神里都带着杀气,令人不寒而栗。后来的琅琊榜里的梁帝,多疑又阴狠,也被他演得入木三分。可最近,他在一些剧里的表现,却让一些观众直呼“失望”。这到底是咋回事?难道老戏骨也有翻车的时候?
在以法之名里,他演的禹天成,本该是个气场强大的幕后大佬。可有些观众觉得,丁勇岱演出来的感觉,有点“憨”,少了那股子压迫感。而且,总感觉他演啥都一个味儿,令人分不清角色特点。更早些时候,在我是刑警里,他演的刑侦专家也被吐槽“不够专业”,表情严肃得像“复制粘贴”。
更让一些人觉得“下头”的,是他给“胖都来”商场站台的事儿。
这“胖都来”明摆着是蹭“胖东来”的热度,老戏骨去给这种商场宣传,难免令人觉得“晚节不保”。
在很多人心里,丁勇岱一直是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遥想当年,丁勇岱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那可真是演技炸裂。
就说“白宝山”吧,他能把一个悍匪的凶狠、狡猾,以及面对家人时的柔情,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得太好,甚至有警察把他当成真罪犯!还有琅琊榜里的梁帝,他把这个角色的多疑、猜忌,以及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阴暗心理,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他和梅长苏对质那场戏,情绪的层层递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可现在,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是年龄大了,精力不够了?还是剧本质量不行,限制了他的发挥?亦或是,他开始尝试一些新的表演方式,但观众不太买账?
演员这行,也挺难的。年轻演员有年轻演员的难处,老演员也有老演员的困境。年轻演员可能缺经验,演技青涩,但他们有时间和潜力去提升。老演员经验丰富,演技成熟,但他们也面临着转型、突破的挑战。
而且,观众的口味也在变。以前流行的表演方式,现在可能就不吃香了。演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再说了,一部戏的好坏,也不光是演员说了算。剧本、导演、后期制作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呈现效果。有时候,演员再努力,也难免会遇到“烂剧本”,最终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演员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也会有选错剧本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一两次表现不好,就全盘否定他们的过去。
演员也应该时刻保持警醒,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演技,才能对得起观众的期待。
娱乐圈这趟浑水,谁也不敢保证永远不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