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烂尾了,导演在社媒上明着道歉却暗指张译拖后腿,而演员丁勇岱还手滑般点赞了(感觉老丁的演技还不如张译呢)。
张译最近几年角色雷同化严重,演技也没有以前的自如和松驰,比如士兵突击)鸡毛飞上天的灵性与狡黠,哪怕像追凶者也中那样颠覆的角色,也不见了,一门心思在在各种苦大仇深、只抑不扬的刑侦剧、律法剧中表演受虐和隐忍。
太多了太重复了,自然影响到了张译演技好的口碑。
张译自己是知道的,他也不止一次说起这个问题,而有些细节也能看出他试图突破的决心。
比如以法之名洪亮审讯李人俊那一段,洪亮先是把椅子夸张的往前拖了拖,然后在坐下之前身体各种角度不舒服似的挤出了几个微细的小动作,坐下后看着李人俊,脸上的表情层次丰富体现了由暖到冷的变化……
总之,他可能是想塑造一个不那么僵直、刻板的人物。(满江红的管家也是同样)
但是,这也正中当下对他演技负评的下怀——太多了!
有网友打趣道:张译这种演法,就是一些流量小生演技不好,却硬要演的症状,开口之前先起个范儿,告诉观众——我要演了,我要演了!我要展示我的演技了!
演戏先起范儿,也属于油腻的一种,而这样的演员代表,似乎还不少。
比如已经处于退休状态的陈道明、刚刚拿了白玉兰视帝的靳东、又被扒出黑历史的王阳、还有演艺圈舅舅之称的王耀庆、还有人到中年才火起来的张颂文……
他们曾经都是众口称赞的好演员,但是随着同质化角色越演越多,套路化的演技仿佛在他们身上凝固了一样,演啥都是一个样、演员本人的样子。
在某些演技竞演类的综艺上,节目组和导演把那些能表演大笑大哭,疯癫、黑化等爆发力强角色的演员认定是好演员。
当然这也有道理,因为这样表演戏剧性强,能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但是,这样的表演被过度提倡了,被高估了,大家就都往这方面使劲儿演,可不就单一和乏味了吗。
反而那些千人千面,自在松驰,演技信手拈来的演员不被看重了。
笔者觉得,这才是宝藏演员,如任素汐,举手投足都是生活气息,不管什么职业什么角色都能让观众迅速带入,她演得舒服,观众看得也舒服。
当然,演技之论,也没有一定之规。
全世界至少三种表演体系,互有长短,这事真没法一二三排名,只能说看天赋、看发挥、看角色适配度,以及一些观众缘路人缘之类的玄学。
张译遇到了表演的瓶颈,或许他自己也在做尝试和突破。
但剧集的烂尾不该让演员的演技来背锅,何况,人家演技只是有争议,又不是烂,烂的是导演和编剧的剧本结局。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张译总是陷入到这样的争议里,上次的狂飙也是剧组编导内涵他,明明他出力不少。
建议张译接点慢节奏、氛围轻松的生活剧吧,自己放松一下,让观众也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