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国观众翘首以盼的陈佩斯,终于带着《戏台》杀回来了。
他那些年受尽的冷遇和不公,粉丝们都替他心里堵得慌鸣不平。
万万没想到,竟是前央视春晚总导演的2个字,让他重新“站”起来了,简直就是把他30年憋在心里的窝囊气,全都给出了。
哈文两个字给足面子要说电影圈哪部电影最让人惊喜,最让粉丝感觉有情怀,那必须是陈佩斯的《戏台》。
这电影一出来票房口碑双丰收,看过的观众就几乎没有说不好的,就连前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都去看了。
看完回来她可就说了俩字“真好”,别小看这短短两个字,这背后的信息量可是不小。
简直就是给陈佩斯狠狠地出了口“窝囊气”,32年他才等来“扬眉吐气”的这一天,真是隔着屏幕都为他感觉到高兴。
大家可以好好回忆一下,都多少年没在大银幕上看到他了,这中间他去了哪里。
很多人都知道他一开始去种了一段时间石榴,后来把精力都投入到话剧舞台上。
《戏台》这部话剧,被他一遍又一遍地磨成了中国原创话剧的“天花板”。
可就算是这样,这个被观众封为“小品王”“喜剧大师”的艺术家,偏偏在很多主流场合,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国家级奖项都没得过。
更别提当年他跟央视闹掰的那些事儿,让他一度从观众的眼里消失,坐了很多年的冷板凳。
这对于一个才华横溢,对艺术痴迷的演员来说,能感觉公平吗,心里能没点憋屈吗?
所以当哈文导演亲自说出“真好”的时候,这就像是一种官方给他的认可,以前的委屈终于有人给帮忙说话了,总算等到了这份痛快。
这剧情就是他的人生除此之外,其实也不是随便哪个导演说几个字就能引起这么高的热度。
因为它的深层含义直指陈佩斯这些年的“艺术人生”,早些年他和老搭档朱时茂,那是春晚舞台上的一对传奇。
他们的喜剧小品,是很多人的春节记忆,现在看还是会觉得《吃面条》《胡椒面》这些都很搞笑。
可后来因为版权问题,他跟央视闹得不愉快,他选择了离开,他坚持原创,坚持把作品打磨到极致。
就像他自己说的,喜剧创作这事儿那是要一点点深入才能产生情感的,为此他还专门学习中国民俗,了解传统戏曲。
在这个过程中,陈佩斯逐渐对喜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不单单是逗人笑,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才有了《戏台》这出话剧,在演了好几百场之后又有了这部电影,这也算是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民国时期一个戏班子的故事,要在乱世中求生存,就得看洪大帅的脸色。
洪大帅脾气暴躁,非要名角儿来给他唱《霸王别姬》,结果阴差阳错把包子铺伙计大嗓儿当成了名角儿。
故事里陈佩斯演的戏班班主,为了活命可以八面玲珑,可以下跪妥协,可以求着角儿改戏,但他骨子是尊重戏曲的,关键时刻他守住了舞台的尊严。
电影里有一个特别戳心的场景,就是大帅逼着戏班改戏,后台乱作一团,平日里扮演神仙的艺人们更是吓得跪作一片。
陈佩斯回忆起来都觉得这个场面挺悲伤的,这不就是他自己艺术生涯的写照吗?哪怕遭遇不公,哪怕要为活命暂时低头。
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一份对艺术的纯粹和信仰,特别是凤小桐这个角色,在电影里他选择投河自尽,这在话剧里是没有的。
凤小桐跳河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抗争,他作为一个男旦为了守护戏曲的尊严,抗争到了极致。
这种宁折不弯的劲儿,让观众看着看着就笑不出来了,甚至会掉眼泪,这才是高级喜剧。
好的喜剧从来也不是简单的挠痒痒让人笑,而是在哈哈大笑之后,突然给一个点,马上就会让观众眼眶湿润陷入沉思。
这种笑着笑着就哭了的感觉,正是陈佩斯的喜剧魅力所在,是从最早他拍二子系列,还有很多小品的时候就有的。
它在软化矛盾的同时,也用刺痛的方式告诉大家现实到底有多么残酷。
从《戏台》里就能看出来,陈佩斯好像也是在借着戏班子的故事,讲述着自己几十年坚持和不甘心。
陈佩斯那么有才,可就是连个像样的国家级大奖都没拿到手,这次凭借《戏台》重回大银幕,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真的太不容易了。
圈内大咖帮忙站台眼下这部好电影,不只在口碑上得到一致好评,票房也相当给力,上映7天票房达到了2.53亿,豆瓣评分稳在8.0。
这个票房应该是撞上了《南京照相馆》这部片子,不然数据应该会更好看。
谁说老艺术家没号召力?谁说上年纪的演员就吸引不了年轻观众?
《戏台》的质量过硬,内容有深度,故事打动人,观众自然就买账,什么演员火不火,老不老,这些都根本不是问题。
首映礼那天好多大咖都来给他捧场,比如崔健,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酷,但不妨碍他对陈佩斯的敬意。
老搭档朱时茂那更是情真意切,直接在观众席看哭了,他提到了电影里那句“这是为我们活命啊”,他说这台词让他止不住眼泪。
蔡明也说了,当年是佩斯哥哥鼓励她走喜剧演员的路,看到他现在还在为喜剧艺术奉献,简直是感动得不行。
这部电影中,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这次不光参演了,还在片场做了电影执行导演。
他从剧组的茶水和场务一步步锻炼,现在能跟父亲一起把这么一部重要的电影搞出来,也算是实力的体现了。
陈佩斯也说了,陈大愚是自己现在工作中的“拐棍”,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在他们俩身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戏台》这部电影的成功,更像是陈佩斯艺术生涯一次精彩的逆袭。
有时候真的让这些老炮儿们来“上上课”,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
结语哈文导演短短2个字就把陈佩斯压了三十多年的闷气彻底给撒出来了。
电影票房口碑那么好,各路大咖站台点赞。
这说明真正的艺术永远不会被辜负,更不会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