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德云社从一个民间小剧团一路发展到现在的相声巨头,其中除了郭德纲的付出和坚持,还有许多幕后人物的默默支撑。
高峰老师正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是德云社的元老级演员,更是总教习,是社内公认的中坚力量。在德云社的地位仅次于相声“皇后”于谦。
高峰老师之所以被尊为“顶梁柱”,不仅因为他艺术功底深厚,还因为他在体制内有一席之地。作为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高峰为德云社打开了过去难以触及的沟通通道。
过去,北京德云社因为“民间”出身,一直难与体制搭桥。相声界同行们争市场、抢资源、博眼球,难免会有明枪暗箭。
尤其是德云社各地分社的发展壮大,无形中动了其他社团的“蛋糕”。在缺乏官方话语权的情况下,德云社一度成为“被黑”的重灾区。像小辫张云雷这样的优秀演员,也曾因网络舆论而被迫雪藏。
在这种背景下,高峰的“体制身份”意义非凡。他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为德云社打开了通往体制的窗户。高峰的出现,改变了德云社在相声界的处境,也提升了德云社的话语权。
很多人低估了高峰的能量,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演员,但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的存在正在改变德云社的未来。因为有他打头阵,德云社才有望逐步走入更广阔的官方平台,建立更稳定的行业位置。
或许正是因为高峰的“抛砖引玉”,才让郭德纲心中那个早已封尘的体制梦慢慢复苏。要知道,郭德纲早年三进北京,目的之一就是想入体制,吃“公家饭”,成为体制内的说书人。
但命运开了个玩笑,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他另辟蹊径,自创德云社,踏上一条充满荆棘但辉煌的民间路线。
现在,德云社已成气候,同行视其为强敌,官方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民间社团。而高峰的体制身份,恰好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有人说,高峰在德云社就是“门面 后台”,既能表演也能办事。这种双重能力,在现在这个讲资源讲关系的时代,显得格外重要。
德云社的未来,不再只是单打独斗。有了高峰这样的“桥梁人物”,再加上郭德纲的影响力,于谦的稳定存在,这个团队的结构将更稳、方向更广。或许哪一天,郭德纲真的会顺着这条体制桥梁,完成他年轻时未完成的“入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