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料到看个节目也会被“指责”,一句“十辈子买不起”深入内心,这是赤裸的讽刺,更是发自内心的轻视。
作为艺人享受着时代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满,转头却把支持自己的普通人贬得一文不值,娱乐圈的傲慢气息依旧浓厚,从未改变。
究竟是谁敢如此狂妄?为何娱乐圈总有这样的人存在?
一句话引发众怒
此前李佳琦拿着79元眉笔质问消费者这些年是否努力,现在黄子韬举起价值百万的手表嘲讽普通人一生都无法拥有,这仅仅是炫富吗?这分明是对普通人的羞辱。身为公众人物的黄子韬不可能不清楚自己言语带来的后果,但在节目中他依然选择说出。
这次事件让黄子韬与李佳琦划上了等号,他们用相似的方式、冷漠的语气对努力生活的普通人进行讥讽。这些话对于一个早出晚归、省吃俭用为孩子报补习班的父亲而言,对于一个精打细算只为给父母换台新家电的女儿来说,完全否定了他们的付出和价值。
黄子韬手腕上的那块表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计时工具,它象征着财富与阶层之间的鸿沟。当一位公众人物用它来衡量人生的成功与否,并以此断言大多数人为“失败者”时,他实际上是在挑战我们普通人毕生坚持的信念。
我们依靠双手辛勤劳动赚钱,难道真的有错吗?普通人勤勉工作,每月拿着三千到四千元的工资,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负担他手上一块表的零件,但我们的汗水与坚守就因此毫无价值吗?我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就因买不起奢侈品而被定义为“低人一等”吗?
说出这种话无疑是对全国底层人民的嘲笑。这样的人能登上电视舞台,拥有大量粉丝,赚取巨额收入,这才是真正的讽刺,是对娱乐至上的讽刺、对盲目追星的讽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讽刺。
一切皆是泡沫
在公众面前,黄子韬一直是一个讨喜的“搞笑担当”。他在综艺中那些无厘头的言行、自然流露的幽默片段,让他收获了极高人气。人们喜欢他,认为他“真实”,不像其他明星那样做作。
但实际上,这种“真实”也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亲和力,是他最值钱的商业形象。这一次情绪爆发,喷涌而出的不再是可爱的“真性情”,而是令人失望的“本性”,现在还有谁会说黄子韬耿直?还有谁相信他“率真”?
面具掉落了,那个在荧幕上与观众打成一片的阳光男孩,与这个以财富划分等级的男人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这种落差使大众的信任瞬间崩塌,人们才意识到原来一直以来喜爱的形象,可能只是资本包装下的市场产物。
靠人设吃饭的艺人,最怕的就是被真实性格反噬。黄子韬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他的经济来源的质疑,是无数粉丝用真金白银的支持、一次次的数据投票还是一场场演唱会门票堆砌出来的。
他站在流量经济的顶峰,享受着这个时代赋予部分艺人的最大红利。他的财富本质上来源于“人”,来源于千千万万他所轻视的“普通人”。一个享受了大众红利的人,理应承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这份责任不是要求你捐款多少,而是让你在言行中,对给予你财富的群众怀有一丝基本的尊重与理解。一边享受粉丝经济的供养,一边又反过来嘲讽“供养者”的贫穷,这种行为不仅是忘恩负义,更是一种赤裸裸的背叛。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黄子韬还创办了自己的卫生巾品牌,这是一个贴近大众生活、极度依赖口碑与亲和力的产业。一个品牌的创始人,公开表达对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的不屑,无疑是商业上的自杀行为。
你让那些省下几块钱、选择支持你品牌的女孩们怎么想?她们用自己并不宽裕的积蓄支持你的事业,换来的却是你对她们“十辈子”的嘲讽。
天上之人如何理解地上之苦
黄子韬事件撕开了娱乐圈的一角,近年来为何明星因言论、炫富翻车的事件层出不穷?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早已被资本、流量和粉丝的欢呼声包围,生活在与现实脱节的世界里。
他们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听不到批评,看不到真实的生活,渐渐失去了对普通人悲欢离合的理解能力。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光环无所不能,甚至可以凌驾于社会共识之上。
这就是娱乐圈的“皇帝新衣”,所有人都知道真相,但都在鼓掌。直到像黄子韬这样的人亲手扯下那件虚假的外衣,才暴露出里面的荒谬,那是超出常人想象的傲慢。
警钟为谁而鸣?为他,也为所有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大牌明星。大众的容忍是有底线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一个艺人彻底脱离了滋养他的土壤,他的艺术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风波之后,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应对流程。
节目组连夜剪辑,公关团队紧急灭火,甚至有人开始用“请粉丝吃炸鸡”这样的小手段试图转移视线,粉饰太平,但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拙劣和可笑。这次事件的核心,从来不是一句口误,而是对所有人的侮辱。
它在许多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这种情感伤害和价值观冲突,不是几篇公关稿或一顿炸鸡就能弥补的。大众的记忆不会像金鱼一样短暂,“十辈子买不起一块表”这句话,将比他任何一首传唱度高的歌曲流传得更久。
一个真诚的道歉,应该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反省那份根深蒂固的傲慢,并对被伤害的普通大众,给予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躲在团队背后,用一场漂亮的危机公关,去“处理”一个本应用真心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