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暑期档,令人惊讶的是,最先凭借出色演技获赞的,竟然是迪丽热巴。不是某位顶级流量明星的复出,也不是某位视后的翻红,而是一场深刻的哭戏,让无数观众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曾被贴上无数标签的女明星。
在电视剧《利剑玫瑰》中,迪丽热巴饰演了名为邓妍的警察。这个角色因工作失误导致一个孩子走失,情节并不复杂,但几段哭戏的表现极为真实,连普遍以犀利著称的网友也对其闭口不言。这场戏成为了反击内娱“哭不动”演员的有力证明。
热巴的哭戏并未在事前被炒作,许多人是无意中看到片段后才点击观看。当观众看完那几场情感戏后,甚至连那些一向将她视作流量的观众也忍不住感叹:“她这次的演技终于不俗了。”
其中最为感人的一幕,正是邓妍在天台上劝说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那一刻并不需要大声痛哭,仅凭一句轻声的询问:“你听到小洋芋在叫你了吗?”便已打动人心。“小洋芋”正是指那个失踪的孩子。热巴那瞬间的表情,更像是对角色的真实再现:眼眶微红却没有泪水,声音控制住却在微微颤抖,嘴角强忍着安慰的微笑。这种拼命挣扎的模样,反而更让人心疼。观众总结道:“她不是在哭,而是角色在承受痛苦。”
真正优秀的演员,往往在这些细腻的细节中展现出其真实的实力。回顾热巴的演艺历程,早在《漂亮的李慧珍》中她凭借出色表现获得金鹰视后,但此后却被骂为“水后”,质疑声始终如影随形。
当届的提名者包括孙俪和袁泉,两位分别因《那年花开月正圆》和《我的前半生》而备受瞩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热巴的获奖自然引发了众多争议。因此,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口,演出中总被挑剔。情感表现过于激烈被指“用力过猛”,而稍显克制又被称作“木头人”。
然而,这次她用最“克制”的方式演绎哭戏,让观众的心被撕裂。作为曾被称为“水后”的演员,在《利剑玫瑰》中,她凭借哭戏实现了角色的蜕变。看看内娱那些“神仙哭戏”的对手时,更能感受到她的优异。
例如鞠婧祎,她被誉为“4000年一遇的美人”,但其演绎的哭戏却显得极为造作,从妆容到表情都经过精心设计,但情感依然乏善可陈。她在《嘉南传》中的“边吃面边哭”的场景,原本想要传达对母亲的思念,结果却沦为美食广告的模样,眼泪仅挂在卧蚕上,毫无真实感。
同样,杨颖在《孤芳不自赏》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面对哭不出来的窘境,随手掏出眼药水。然而无论她如何努力,面对刘德华时的僵硬表情依然让人失望,真正展现的却是演技的短板。
此时再把目光投向热巴,她的哭戏是真实,是让观众信服的,她所展现的情感不是机械式的“我现在要哭了”,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我忍不住想哭”。如今内娱中,真正愿意磨练哭戏的演员已经不多,不是因为没能力,而是因为缺乏时间去精雕细琢。
然而,热巴这一次确实凭借磨练,展现了每一滴泪滴和嘴角的颤动,甚至肩膀瞬间的颤抖,都充满了情感。在她跪地痛哭的那一幕,她哭泣并不是为了观众,而是为角色、为那个“失职的邓妍”。
因此,这次的演技反转不仅击碎了过去的讽刺声,更狠狠地甩给那些依靠滤镜、特效和眼药水来演戏的半吊子演员一记耳光。例如杨幂在《长安的荔枝》中“一场城楼哭戏”,同样是正面示范。站在高楼,望着年迈的丈夫骑马归来,荔枝洒落在空中,她眼中含泪,传达的是多年等待爱人回家的情感,台词不多,却完全依赖眼神与泪水。
观众所钟爱之处并不是“哭”本身,而是“哭中蕴藏的命运与情感”。热巴之所以能够翻盘,正是因为她学会了把“迪丽热巴”隐藏,真正演绎出“邓妍”。近年来,内娱中充斥着“尬哭”“无效哭”“骗眼泪”的表演,而好哭戏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让观众相信你在痛,而这一次,热巴做到了。
这一场精湛的哭戏不仅撕碎了过去七年的讽刺与嘲笑,也向所有“装哭”的演员传达了一个讯息:不要再依靠流量混日子,真正的演技才是立足之本。最终,热巴以角色证明了自己,流量并非演技不足之敌,而是因为没有真正投入到表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