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樱桃琥珀》上线以来,其热度和口碑却令人失望,未能达到观众的预期。尽管依托于“正午阳光”的品牌以及“张凌赫与赵今麦”的再度搭档,这部剧集的表现仍显得扑街的趋势愈加明显。而在众多导致其泡汤的因素中,男主角张凌赫戏份不足的问题尤其引人注目。
根据粉丝数据统计,在前17集中,张凌赫的出场时长仅占19.25%(约129分钟),甚至不到赵今麦的三分之一(62.47%,420分钟)。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张凌赫的戏份与男二、女二(约109-110分钟)几乎不相上下。前8集张凌赫的累计出场时间仅为25分钟,竟被观众戏谑为“广告植入时间都比他多”,这使得他扮演的蒋峤西成为国产剧史上最“隐形”的男主角之一。
这种明显的“边缘化”导致了观众的流失。数据显示,尽管蒋峤西一度在角色贡献度上登顶当周榜单,但三次之中均伴随“无戏份争议”,这隐约表明观众对角色完整性的质疑。正如网友所调侃的:“这剧究竟是在拍蒋峤西,还是拍蒋峤西的母亲?”
此外,剧集对男主剧情的删减,严重影响了情节的连贯性。许多应由男主推动的关键节点竟然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缺失,这使得男主与女主及其他角色之间的感情发展显得突兀,令观众难以产生共鸣。这种情节的不完整进一步削弱了剧集的吸引力,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逐渐感到困惑和乏味,从而失去了对剧情发展的期待。
因此,《樱桃琥珀》开播后热度不升反降,未能跻身平台前三,网络播放量被同期古装剧远远抛在了身后,广告商也纷纷沉默。该剧的“工业糖精”口碑陡然下滑,彻底打碎了正午阳光“年度爆款”的梦想,成为了扑街的明证。
然而,归咎于张凌赫一人未免太过片面。从整体创作来看,选角问题可能早已埋下隐患。尽管张凌赫与赵今麦合作的《度华年》曾获关注,但未能激发强烈的CP感,在这种情况下倉忙重聚搭档,自然难以激起观众的热情。而导演张开宙虽擅长生活流叙事(如《知否》《小巷人家》),面对快节奏青春题材却明显失灵,冗长的镜头、昏暗的滤镜和跳跃的剪辑都在无形中放大了剧本的缺陷。缺乏强有力的情节冲突,故事发展乏力,尽管演员们尽力诠释,也难以挽回平淡如水的剧情。
总的来说,《樱桃琥珀》的教训在于:当资本将演员视作“数据工具”,并将创作降级为“流量游戏”,即便再精良的制作也难逃崩溃。或许,正午阳光应该重新思考《琅琊榜》的成功密码——真正的爆款,绝不是流量堆砌的成果,而是对创作规律的尊重与对观众智商的敬畏。
因此,《樱桃琥珀》的失败,男主戏份不足只不过是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包括剧集在选角、剧情创作和情节编排等领域的严重短缺。毕竟,观众可不是傻瓜。他们会为“蒋峤西们”的命运心痛,前提是这些角色能够真实地活在故事中,而非被困在资本剪辑的碎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