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为“成名”加个副标题,王琳的就是:“一夜成名,却难以挣脱”。
二十多年过去了,王琳所饰演的“雪姨”角色几乎成为了她的标签,至今依旧让人难以忘怀。现在已经55岁的她,住在豪宅,开着一辆30万的车,还养了一只起初不打算收养的小狗。看起来像是独立女性的理想生活,潇洒、自由、经济独立。
然而细究一看,她的“自由”其实更像是被隔绝的孤独。王琳22岁就登上了电视屏幕,首次出演《情满珠江》中的职场女性。那时的她刚刚进入如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得不面对镜头,装作已经看透人情世故。
这个角色一炮而红,观众记住了她能演“狠角色”和“老气”的女人。导演和编剧们随即将她固定在了职场女强人的形象上。尽管她曾力图说服导演给自己更多青春戏份,结果却迎来的是一系列看似为她量身定制却充满刻板印象的角色。不是主管,就是老板娘,最多也不过从总裁的妹妹变成了总裁的前妻。
于是,她选择暂时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演员与个体的关系。那段时间,王琳并没有大动作。当她准备回归时,命运却让她遇到了《情深深雨蒙蒙》这部剧,她本想出演一个可怜的小女人,却被公司告知:“你最适合演姨太太”。这样,“雪姨”便横空出世,剧集一播出,“开门啊”成了她的代名词。
从一位认真的演员,王琳变成了网络文化中的常客。曾几何时,她在后台看到恶搞视频时,眉头紧皱,叹气不已;后来,她也笑着转发,甚至在综艺节目中自嘲:“你有本事抢男人,有本事开门啊!”然而,无论她怎样应对,这个“雪姨”的标签始终无法摆脱。
接下来的岁月里,王琳几乎无法摆脱这个角色的束缚。无论她试图转型演什么角色,只要导演看到她的脸,便会自动联想到“狠女人”或“不好惹”的形象。她想演温柔的妈妈,却依然成了强势的母亲;她想演可怜的媳妇,观众却觉得她在装“雪姨”一样。即使她自导自演了一部“受气小媳妇”剧,也被观众认出来:“怎么雪姨成这样了?”
大家总是记得她的巅峰,却很少意识到她是一个会变化的人。尽管王琳付出了很多努力去改变,还是有太多人不愿接受她的“脱壳”。最终,她放下了挣扎,当“雪姨热”再次涌现,剧本不断涌来,她选择接演十多部剧,把角色演得更狠,眼神更毒,表情更辣。
这一年,她的收入翻了五倍,表面上生活看似“圆满”,但她心里明白,这份“热闹”掩盖了太多的疲惫。她在掌声中找到了自己站稳脚跟的理由,却也在一遍遍的“开门啊”中,被迫接受了“只能演雪姨”的现实。
私下里的王琳与“雪姨”一样感情不顺,婚姻结束后,她独自拉扯着儿子王诺长大。没有“王家保姆团”,也没有生活助理,她自己承担着舞台与厨房两重身份。当年在综艺节目中展示厨艺时,大家原以为她是在秀生活品味,结果她做出的一锅蘑菇牛肉饭竟让全场安静了几秒钟。评委评论道:“这不是普通的饭,这是充满情绪、温度和母爱的饭。”
她轻轻笑着说:“这是给儿子准备的便当,简单、热腾腾、不能耽误下午上课。”她的语气轻描淡写,但背后是十几年磨练出的“快速切牛肉”的技艺。
王诺后来考上了纽约大学商学院,和许多“星二代”成为校友。对许多人来说,这几乎是教育的胜利,听起来就像为孩子的人生加上了一层金光。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儿子一出国,家里的安静变得无比刺耳。过去还可以期待寒暑假时儿子会回来,现在最多能待五天,还是得看机票。
每周四,王琳都会和儿子进行一次例行电话,仿佛成了母子之间的仪式。那通话,既没有太多交流,也没有情感上的共鸣,剩下的只是每次通话后都尴尬地问一句:“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她曾参加一档节目,导演安排儿子出镜,但经过多次沟通后,最后换来了“拒绝”。虽然有人认为这只是“留学的小别离”,但心理学专家看得更为透彻,这实际上是母子关系的“情感挤压”:母亲过于依赖和投入,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最终导致孩子想要逃离。
王琳的别墅一尘不染,整洁如同无菌病房。地毯每天用梳子梳,灯具天天擦,连外墙也不允许落灰。这种清洁程度,不仅仅是“讲究卫生”,更像是一种焦虑的自我安抚——外界越是失控,她就越要确保自己的内心是整洁的。
唯一“活着”的,是那只儿子送来的小狗,虽然它也不能随意走动,怕踩脏地板。她本不打算养宠物,嫌麻烦、怕掉毛、担心影响整洁。可最终她让小狗住进了家,开始小心照顾它,最后连狗窝都擦得比她自己的床还舒服。
狗成了她唯一的“室友”,也是家中唯一的喘息声来源。虽然王琳并不擅长制造热闹,但她也不习惯这种孤独寂静。身边名牌家具一应俱全,却少了孩子撒娇的声音,也少了随口说出的“妈”。
外人看她似乎一切都很完美,房子大、车子新、形象好,简直是典型的精英女性。但这一切背后,却藏着一种“没有依靠”的孤单。她不缺钱,也不缺掌声,但这些无法填补那些寂寞时的空虚。
曾经,她凭借“雪姨”横扫荧屏,但如今,她在镜头前更多的是演绎着“独自生活”的角色。只不过,这次的“演绎”,已不再是戏,而是她的真实人生。
偶尔情绪崩溃,落泪被拍下来,并非为了博取谁的同情,而是她难以压抑的真实情感。她早已不再用“伤感”来包装自己,而是在一次次拒绝中,渐渐失去了那份本该属于母亲的表达权。
今年,她参加了节目《姐姐当家》,预告片中有一段剪辑误导了观众,以为她被儿子掌掴,激起了网络的热议。她立刻澄清:“假的”,并要求节目组删掉争议片段,她不希望误会伤害到她那脆弱的母子关系。
对于她而言,角色不仅仅是工作,它也曾是她逃避现实的庇护所。演了太多“雪姨”,也许已经成了她与真实生活之间最好的伪装。
虽然王琳现在依旧活跃在镜头前,参与综艺节目,分享生活,做饭,但看似精致的日常背后,也许早已失去了一些她曾经珍视的东西。她曾红过,也曾被爱过,但这些已经是遥远的过去,剩下的光芒,依旧需要她自己去擦亮。
这也许就是许多中年女演员的困境:一个角色成名一生,剩下的岁月,要自己去慢慢消化。她既不是谁的姨太太,也不再是网络段子的笑料。
对于王琳这种中年独居女性而言,你觉得她是自由,还是过得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