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我不干了”,仿佛是冲击波,瞬间将赵露思的绝望与无能展露无遗。她用极端激烈的情绪,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场歇斯底里的独角戏。其实,对于热衷于追逐偶像的粉丝们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想想看,若是一句“每次把wb当作pyq来发”便招来无数恶评,怎能不让人心里感到愤懑?
然而,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听听她的自辩。赵露思言之凿凿地表示,自己与银河酷娱还有四年的经纪合约在身。这样一来,她就不再是单纯的创作者,而是一个“打工人”,被合约所束缚。在这样的法律框架下,纵使心有不满,也得老老实实地履行。
再谈及她声称公司曾口头承诺为她赔偿违约金,而最终剥夺了她工作室的205万,那岂不是一种愚昧的依赖?曾几何时,某位明星因轻信周星驰的口述诺言而丧失了7000万港币,如今的这场悲剧又何尝不是重蹈覆辙?既没有确凿的书面证据,凭什么相信对方会守约?若是对他人过于信任,或许只能自食苦果。无论是何种理由,结果都是毫无意义的自我怨怼。
赵露思还提及公司用“一路走来不容易”来压制她的感受,“压制”二字听来显得格外不当。若她真的不愿意继续在这个圈子里打拼,又何谈被“拿捏”?身为合同的签署者,她自当明白合约的约束,若因一时的不满就选择在网络上出言不逊,显然并不是明智之举。
她的情绪发泄得淋漓尽致,却缺乏反击的力量,银河酷娱的声明犹如冷水泼面,直言一切依照合同进行。情绪发散到极致,赵露思选择了以怒火攻心,疯狂发文,一连串的质问如同童稚的愤怒,逐渐将其推向更深的泥淖。
在这纷扰之中,她的自我悲情无疑是在夸大自身的处境。她似乎忘记了,真正的艺人要在各大前辈身上汲取教训,若无强大的后盾,怎可轻易翻身?在这个圈子里,熬过暗淡才会迎来光辉,即使像黄圣依、范某某、杨洋这样的人,亦是如此。她一无所有,却偏偏高估了自己,仿佛在一场厚积薄发的较量中选错了阵营。
她曾自豪地讲述自己的经历,然而,真相是,身处娱乐圈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挣扎。抑郁症在这个行业更是普遍,却没有人如她般把悲惨当做发泄的工具。与其在虚幻的情绪中挣扎,倒不如实事求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才能迎来真正的反转。
当我们从这场纷争中回眸时,深感赵露思的惨淡其实是她自我的刻意包装。美丽的外表并不能遮掩内心的脆弱,自己的选择最终还是要承担后果。她并非无辜的受害者,而是主动参与了这一切。“人生不易”的话语,每一个人都在默默承受,要明白,命运的掌舵人始终是自己。
愿赵露思能够从这次风波中汲取教训,学会审视自身。无论如何,生活总会有所转机,愿她能挺起胸膛,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方向和力量,迎接人生的下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