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张碧晨的评论区,真的是吓了一跳。
不禁滑动手机屏幕,逐渐放缓的手指,心里却在想,这简直是一场高能的八点档大剧。
曾经,她是鲜花丛中的娇艳,现如今却全是阴阳怪气、冷嘲热讽。甚至有些人开始替华晨宇长舒一口气,仿佛找到了某种出口。
若是四年前,大家敢这样说吗?绝对不可能。
记得那时华晨宇一句“我们有个孩子”,就足以让整个舆论炸锅,观众们的三观震动,社交媒体一片哗然,几乎是一场腥风血雨。
在那股风潮中,张碧晨立刻发了长文,诉说自己独自生子、艰辛成长的心路历程,泪眼朦胧,仿佛成了国产剧女主。
那一瞬间,舆论瞬间倒戈,大家纷纷为她叫好,赞她勇敢、独立,称她为新时代女性的楷模。
她成功翻盘,舆论席上的她犹如长袖善舞,俨然成为一位新晋女强人。
相比华晨宇的“渣男出逃”形象,张碧晨的故事显然更能打动人心。
谁还记得曾经那个有了孩子就跑的男人?当时的粉丝哭天喊地,社交平台上各大营销号拼命地让大家记住那一刻。
结果,那股热度持续升温,突破了天花板。
“音乐才子”“实验摇滚小王子”的标签再也没有任何效用,华晨宇的事业曲线,迅速从巅峰跌至谷底。
而张碧晨呢?她代言奶粉、拍二胎广告,OST接到手软,粉圈一片热血沸腾。
那种似乎是在为自己加戏的情节,愈发扣人心弦,令人不得不沉迷。
仔细想想,过去两年,她几乎参与了所有热门广告,谁家的广告没有她的身影?
甚至那些明明是为儿童口粮代言的品牌,网友们也忍不住笑称:“张姐太会选本了。”
从2025年到2023年,张碧晨的形象简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她成了娱乐圈的女主角,而华晨宇则成了孤独的过客。
然而问题来了,尽管互联网的记忆如此短暂,舆论却总是有翻旧账的那一天。
最近,张碧晨和汪苏泷因《年轮说》的原唱之争再度上了热搜。
此时,网友们突然发现了“好像哪里不对劲”——
曾经的“白月光滤镜”不见了,大家的路人缘也彻底崩塌。
转眼间,舆论的风向一变,骂声的主角从华晨宇转到了她身上。
“抢歌”“情感营销”“塑造人设”,评论区简直成了“清算大会”。
这场景,真有些魔幻。
想想当初骂华晨宇没有担当的那股劲儿,现在大家却开始指责张碧晨双标,现实版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她的人设也翻车了。
不过,这也不是张碧晨第一次在公众面前翻车了。
回顾她在节目上那些模糊不清、遮遮掩掩的言辞,早期的粉丝就早早察觉出一些不对劲。
当时,“我都不敢相信她这么刚”的弹幕曾成为热门。
可惜的是,娱乐圈的规则就是如此,谁的演技都不如人设重要。
网友开始追溯那些细节:“谁先唱了那首歌?究竟谁才是原唱?动机是什么?”
说到底,大家早干嘛去了?
如今,2024年,谁还相信“无条件独立大女主”这种设定?
大家都是冲着热闹去的。
风向标,果然比龙卷风还要迅速翻转。
看看评论区,连大V都加入了这场口水战,节奏几乎不输一场宫斗剧。
华晨宇的支持者也出来了:“原来不是所有男人都渣,女人也不全是受害者。”
甚至还有人特意提到:“当初你们怎么骂华晨宇的,现在就怎么骂张碧晨。”
这就是冤冤相报的现实。
更有爆料称,音乐圈的圈内人已经悄悄开始划清界限。
台媒甚至曝出,张碧晨的公关团队几乎全员撤线。是真是假难以考证,但风头一变,谁敢轻易站队?
至于汪苏泷,借这次原唱之争成为了赢家。
明明在过去两年还只是个打酱油的吃瓜群众,突然之间却借着这场风波站稳了脚跟,狠狠地收割了路人缘。
说巧不巧,圈内最会左右风向的,竟然不是歌手,而是那些懂得伺机而动的人。
正如那句话:“娱乐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曾经的怜悯,现在的嘲讽;曾经的力挺,如今的补刀。
网友的评论充满了锋利——“张碧晨用一个孩子治好了华晨宇的渣,自己却被一个原唱打回原形。”
这句话简直一语道破了现实:一开始的赞美,现在的反击,曾经的热闹,变成了如今的反思。
看这波吃瓜群众,一边在骂,一边还要补刀,嘴角上扬。
互联网的记忆如何?
短期失忆,长期复仇。
热度无处不在,舆论瞬息万变。
张碧晨的“众判”局,谁还在乎真相?
人设,一碰就碎。
华晨宇管不管用?反正他已经“躲过一劫”,粉丝也松了口气。
张碧晨有机会翻盘吗?在如今的娱乐圈,恐怕难说。
人设的维持,靠的就是细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反转。
不过也得承认,网友们嘴巴太快,风向变化更快。
谁会笑到最后?
恐怕谁都在观望。
这场剧情,你追吗?
留言区,聊聊:你觉得这次张碧晨是“真翻车”还是“被网暴”?你还会继续支持她的歌吗?
下一个风口,究竟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