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高温求救信号
谁也没料到,《年轮》这首歌背后竟藏着娱乐圈十年友情的破碎,更没想到,它还揭开了杨宗纬这位“苦情歌王子”的假面,画面之尴尬,令人唏嘘。
曾经的张碧晨靠《凉凉》《年轮》打响了“OST女王”的名头,走哪儿都是爆款。她和汪苏泷的关系也是业内公认的好,十年朋友,互相站台、互相成就。但如今一场“原唱”之争,不仅撕破脸皮,还让张碧晨演唱会门票都卖不出去,资源全线退潮。更讽刺的是,这场风波也顺带把杨宗纬多年“白嫖”的行径曝了个底朝天。娱乐圈的友情和体面,有时就是笑话一场。
先说张碧晨和汪苏泷。《年轮》这首歌,汪苏泷作词作曲,张碧晨演唱,一度成为她的代表作。但“原唱”这个名号太有价值,意味着歌手在商演中的议价权,也代表着平台分成的主动权。当网红旺仔小乔一句“原唱只能是张碧晨”被翻出,火药味就来了。
汪苏泷回应不留情面,直接回收了版权,张碧晨的工作室则甩出所谓“全球演唱权”。按理说,有授权就万事大吉。但张碧晨却主动说今后不再唱《年轮》,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是心虚,是太在意名声,想争一口气,结果把自己送上了笑柄。
网友不买账,“OST女王”瞬间变成“白眼狼”,演唱会票房一落千丈。更有意思的是,以前她商演价码高得吓人,现在主办方纷纷跳票,有人甚至喊她“凉凉女王”。很明显,娱乐圈最怕的不是没作品,是没了观众的信任。
而杨宗纬这边就更离谱了。早年间靠《洋葱》《那个男人》这些苦情歌收获一众“心碎粉”,被称为“用声音谈恋爱的人”。但他自己对创作者的态度,却寒了无数音乐人的心。吴青峰写了《啊默契》,五年了杨宗纬不买版权也不拒绝,最后别人买去发行,他却在微博发Demo阴阳怪气,搞得像是“先来后到”的委屈人。
这还没完,他居然直接在微博开骂吴青峰,言辞恶毒,带着性别歧视,甚至侮辱人家外貌。这不是音乐人的分歧,这是人品的塌方。结果吴青峰被粉丝网暴半年,杨宗纬一句道歉都没有。环球音乐最后发声明证实他从未授权,才算给吴青峰撑腰,但那时的伤害已经造成了。
听到这儿,我想说一句:音乐圈从来不缺好嗓子,缺的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没有人能靠白嫖走一辈子,哪怕是杨宗纬这样的“情歌代表”。他可以不写歌,但不能抢别人的成果来装深情。一旦被戳穿,“苦情王子”的壳瞬间碎成渣。
很多人拿王菲、林忆莲举例,说她们也只是演唱者。但人家从不抢功劳,从不在作者未授权前就先唱为快。甚至每次翻唱都会注明“原作致敬”,尊重,是一种自觉。
张碧晨和杨宗纬,如今落到这个局面,说到底,是把创作者当“工具人”。可惜,观众不是傻子。哪怕你唱得再好听,只要行为不体面,迟早翻车。
最让人痛心的,是当年刀郎早就为这事打过样。他被降央卓玛“原唱”标注气得打了8年官司,赔款只够支付诉讼费。可他咬牙坚持,就是想告诉大家——写歌的人才是音乐的根本。他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尊严。可惜,那时没人把他的苦放在心上,现在轮到张碧晨他们踩雷,才发现版权这事,晚来一步就是死。
娱乐圈这块地,讲究的是江湖规矩。朋友之间也要分清界限,作品面前更别贪便宜。张碧晨的“友情崩塌”是代价,杨宗纬的“人设碎裂”是报应。
谁能想到,当年靠《凉凉》爆红的两人,如今真的凉透了。娱乐圈的记忆很短,但观众的眼睛很亮。靠声音打天下容易,靠人品站住脚,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