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昔日的银幕情侣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如今73岁、66岁的两人,却选择远离儿孙的热闹,舍弃了外界艳羡的豪宅生活,只想安安静静地,享受俩人的“普通”晚年——过自己,一起慢慢老去。
这样的选择,如今在日本娱乐圈甚至整个亚洲都引起了广泛讨论。
两位老艺人的生活态度,正在悄悄颠覆无数人的养老观。
关于童话般爱情故事,有时它落地之后并不是“豪门阔太”。
是真实而琐碎的柴米油盐、窗前树影、傍晚菜市场的叫卖声。
这世上,能在黄昏时分一起遛狗、一起逛超市的人,比一屋子儿孙和金山银山都要可贵。
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这对从荧幕走进现实的夫妻,如今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给出了不依赖孩子、不住豪宅也能幸福到老的答案。
要弄明白他们缘何如此,得从山口百惠惊世骇俗的人生选择说起。
1974年,13岁的山口百惠踉踉跄跄地闯进演艺圈,彼时只是单纯为了让家里多一份收入。
因为她是私生女,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寒酸到饮水思源地处处节省。
即便后来以清新可爱的模样红遍日本,甚至成了亚洲现象级女星,但那份早年贫苦的记忆一直附着在她心底。
出道不过七年,她凭一首《豆蔻年华》红透半边天,15岁主演《伊豆的舞女》时,还是个稚嫩少女,与三浦友和的第一次荧幕合作就像冥冥注定。
书里说舞女“像花一样笑,瞳孔澄澈”,山口百惠也把自己的少女时光留在了那部胶片里。
从此,有了日本最能扛票房的少女,无数人将她捧为女神。
连一向高傲的张国荣都心悦诚服,在离别演唱会上用山口的歌做谢幕;梅艳芳、陈百强也都把她视为偶像。
在娱乐圈能红成这样,换谁也舍不得轻易抽身。
但19岁的山口百惠做了个连最铁粉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宣布和三浦友和恋爱之后,竟在巅峰期直接“退圈”,专心做妻子、当妈妈。
这要放到今天,简直相当于全网热衷的流量花旦,一个上午宣布告别舞台。
网络肯定崩溃,粉丝不泪奔都难。
可那个年代的山口百惠,真的干了这种事。
1980年,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恋情高调公开,随之而来的就是轰动日本社会的隐退仪式。
等到演唱会台上,她把代表身份的麦克风郑重交还,从人们心中的高岭之花,变成了想要“过正常日子的小女人”。
没了镁光灯,她变回了普通人的样子——做饭、买菜、烧水拖地,为家庭全身心投入。
婚后生了两个儿子,日子愈发贴地气,肩上的担子也沉了下去。
三浦友和则一直没有离开表演,兢兢业业守在拍摄现场,但也逐渐把节奏慢下来,更多关注家里。
他获得几次影帝,外表也一点点“人间化”——那些青春偶像的棱角被生活磨成了温吞水。
但说到底,这夫妻俩真正的幸福感,真的不是名利场能衡量的。
平淡的日子,其实有苦有甜。
有段时间山口百惠身材发福,脸上褪去了昔日盛名的光泽,逛超市会细细比价,还学会了砍价省钱,因为家里不如想象那么宽裕。
公婆年老后搬来一起生活,山口百惠服侍公婆多年,每个日本人都知道这“孝道”压力大到让人喘不过气。
外界觉得她能嫁入幸福家庭,但其实喝头汤、做便当、送孩子上学、夜里听着公婆喘息打鼾的声音才能入眠,那些日复一日的付出,换来的不过是家里偶尔的温馨。
也或许正是在这样的生活锻炼下,她决定不给孩子们添负担。
年轻的时候,她做“母亲的女儿”角色做得太久。
母亲没等到她出头就去世了,让百惠对亲情有了更敏锐的体会。
等到两个儿子也各自有了家庭,她就和三浦友和达成共识:孩子的人生应该由他们掌舵,老人能给的祝福便是不过度打扰,也不为自己晚年添子孙压力。
这一点,日本和中国的观念其实有着巨大的鸿沟。
中国传统讲究“养儿防老,鸦有反哺”,一家三代住一起其乐融融。
从网络到现实,许多中老年人都盼着儿孙绕膝,帮忙带带孙女,享受“家族共同体”的归属。
可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偏要反着来。
不是不疼孙女,而是不想让下一代总觉得老人是负担。
俩人商量好了,不和儿子同住,也不帮着带娃。
儿女孝不孝顺都另说,他们期望的是自己能活得独立,能一起慢慢到白头。
现实生活里,他们选的是小巧温馨的住宅。
两个人亲手设计装修——没有流光溢彩的大理石,没有仆人进进出出。
你能想象吗?
风平浪静的清晨,三浦友和专注地给院子扫落叶,山口百惠一边喂鸟一边唠叨今天早餐咸了淡了,不时有孙女来做客喊几声“爷爷奶奶”,然后又满意离开。
饭后两个人出门遛狗,看隔壁阿姨打太极,逛超市争着抢折扣菜,顺便为晚饭准备食材。
这样琐碎又平和的场景,恰恰成了很多人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即使旁人诧异他们为何放弃了豪宅名车,山口百惠依然坦言:只要日子温馨,比什么都强。
你看,世界上并不只有一种幸福的模板。
当初山口百惠嫁给三浦友和,外人觉得是金童玉女,但她本人至今喜欢的,是他沉静、不轻浮的讲话方式,是那种安稳得让人踏实的存在感。
说起来,这段感情也没少受质疑,也许岁月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有些人怕老,怕死,觉得人生一旦失去名声地位就一无所有。
可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连身后事也早早做了安排,为的是不给儿女添麻烦,反而能坦然面对未来。
老两口的日子看似无聊,其实很有滋味。
把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的模式放在全球看,也不是只有他们才这样。
比如美国的保罗·纽曼与妻子乔安妮,或者中国的周润发和陈荟莲,他们都有着“各自精彩、携手同进”,对家庭与事业都有分寸,相濡以沫几十年。
年老后不依赖儿孙,专注自我和伴侣,一起慢慢老去,这样的生活方式慢慢多了起来。
不用华丽的舞台,不要数不尽的掌声,而是在每个平凡清晨醒来看见彼此时,心里那句温柔的“你好,早上好”。
说到底,任何选择都要有勇气,尤其在纷繁的社会压力面前。
也许在今年的11月,三浦友和还会在《再见的延续》里出镜——继续老戏骨的风采。
但生活归根结底,还是柴米油盐和光阴的细碎。
最后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剧本。
如果你正在为父母养老、为儿女未来焦虑,不妨想想这对日本老夫妇。
因为讲到底,幸福不属于穷人,也不只属于有钱人——它属于知足,属于愿意守住本心的人。
知足者常乐,勇敢者随心;这大概才是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留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