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以其略显“硅胶”面庞担任评委,竟然还有人对此买账,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这位51岁的女星在FIRST青年影展担任超短片单元的评委,影迷们的反应可谓热烈且不无道理。
当她站在红毯上,脸庞肿胀且油光闪闪,现场的生图直白地揭露了她的真实状态,甚至被调侃成“硅胶娃娃”。在评委席上,她的表情显得僵硬,似乎难以理解青年导演们所展现的先锋艺术。坦白说,把她称作“资深演员”都有些不知所措。
翻阅她的影视作品列表,像《赤壁》《天机·富春山居图》等代表作,豆瓣评分大多仅在4到6分之间游走,网友甚至直言她为“用脚演戏奖的获得者”。而在今年的评委团中,还有实力派演员梅婷,真让人不禁怀疑这选择标准的合理性。
过去的超短片单元,评委大多是像忻钰坤那样获过金马提名的导演,然而今年的选择却让人感到陡然降级?难道当评委的标准变成了看流量,而不是专业能力?林志玲在微博上的超话签到人数还不到300,仅有的关注度使得她的百度搜索指数在近三个月的峰值都未破万。粉丝们在超话中刷的多是十年前的活动照,而她最新动态下的点赞数也不过千。
FIRST影展的总监李孟萱曾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评委必须具备对影像语言的精准判断力。”不知林志玲那略带娃娃音的撒娇点评是否能算作新型影像语言的理解。
诚然,现代观众们早已不是只看脸的“傻瓜”。去年的FIRST影展获奖短片《南方午后》关注性少数群体,今年入围的作品则更是对阿尔茨海默症等社会议题进行探讨。如果让习惯演玛丽苏剧的女星来判断这些贴近现实的作品,就像是让只会画简单图案的人去点评油画双年展。
年轻导演们真正需要的是专业上可行的指导,而非仅仅是一位象征性的吉祥物。电影节的评委席绝不是美容院的VIP室,光凭外表的时代早已过去,硅胶填充的苹果肌无法弥补演技的不足,更无法支撑评委的专业性。不如将机会多留给那些真正懂得电影艺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