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暗潮缉凶》在爱奇艺平台首播,电视剧一口气上线了多集。这部剧由陈建斌、陈若轩等人主演,故事围绕一宗新案件展开,然而这桩案件逐渐揭开了一个旧案的谜团。基于已上线的几集内容来看,这部剧的套路较为明显,技巧性高于内容的深度。整体剧情虽然试图引入悬疑破案元素,但却缺乏足够的创新,时代和地域背景也没有鲜明的特色,难免让人产生东施效颦的感觉。
电视剧所采用的叙事手法中,新案件牵引出旧案,老警察与新警察联手侦查,逐渐揭示真相的方式,这在当今犯罪悬疑剧中已是常见套路。如此设定使得观众很快就能预测剧情走向,使整部剧显得毫无新意。此外,剧中老警察与新警察的搭档设定也是一种常见的组合——内向老警察与外向新警察的对比,最终通过师徒之间的成长来推动故事发展。这些设定显得过于陈旧,导致观众很容易看出剧本的结构,进而减少了观剧的悬念感。
显然,剧本创作中,过度依赖技巧手段成了这种作品的主要问题。编剧似乎更关注如何在叙事技巧上做文章,而不是如何让故事本身充满吸引力。观众通过熟悉的技巧与路径,早早就能判断出接下来的剧情走向,最终导致故事的推展显得格外乏味。这种以技巧为先的创作方式往往难以造就高质量的作品,类似的创意写作手法常见于某些试图做“创意”的写作套路中,缺乏深度与层次。
而这种技巧先行的犯罪悬疑剧,内容的基础往往显得单薄。当一部剧的技巧性过于显眼时,剧本的核心内容也必然会显得陈旧。《暗潮缉凶》的内容设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剧情背景涉及国营厂被低价贱卖,这一话题并不新鲜,甚至在众多犯罪悬疑剧中早已有所涉及。从第二集开始,这个背景设定逐渐暴露,仿佛是导演急于让观众察觉,显得尤为突兀。
当叙事路径与技巧手段变得过于模式化、套路化时,电视剧的核心便依赖于另一个因素——时代与地域背景的塑造。通过精准的时代感和地域感来让故事显得更真实、更有代入感。然而,《暗潮缉凶》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剧中的时代背景虽然是当下,但剧作故意营造了一种过时的质感,给人一种仿佛是十年、二十年前的故事。真正高水平的刑侦剧无需字幕提示时代背景,而是通过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让观众自然感知。
至于地域背景,剧中的地域设置则较为模糊,并未明确展现出其具体的地理特色。目前,同类型的作品,如《漫长的季节》与《沙尘暴》,都通过鲜明的地域背景让故事更加具象且具有地方特色。相比之下,《暗潮缉凶》在地域表达上显得笼统无力,缺乏对环境细节的深入描绘,使得角色的存在感在这一环境下大打折扣,丧失了真实感。
最终,这样的电视剧,无论是背景不清晰、套路化的叙事路径,还是过于依赖传统技巧的创作方法,都很容易显露出剧作的弱点。对于那些较少看剧的观众来说,或许仍能从中找到一些看点,但一旦观众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便能轻易看出其中的套路和创作的不真诚。
事实上,真正高水平的编剧在创作时应当努力隐匿自己的技巧,使得叙事更加自然流畅,而非过度依赖已有的陈旧模式。《暗潮缉凶》恰恰是在这些层面上显得过于平庸,难以突破常规,最终只会被归类为东施效颦式的作品。对比起《漫长的季节》这样的先锋之作,它只能在背后默默无闻。(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