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调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众人纷纷对其行为表示谴责与质疑之时,竟有 4 位名人公开站出来 “声援” 释永信。
甚至有人宣称要为他养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名人 “声援团”,言论惊众人
先来说说网红鲁大魔。
此君在网络上也算是有一定知名度,以敢说敢言、风格犀利著称。
听闻释永信被调查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发布视频,言辞激烈地质问网友:“少林寺给你,你能把它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 IP 吗?”
在他看来,释永信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将少林寺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文化品牌,其商业成就不可磨灭。
在商业领域,能创造如此辉煌业绩的人理应得到尊重。
至于他的私人生活以及是否涉嫌犯罪,那都是次要的,不能因为这些就否定他对少林寺发展的巨大贡献。
这番言论一出,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不少人指责鲁大魔本末倒置,难道只要能赚钱,违法乱纪都可以被原谅?
紧接着,经济学家宋清辉也加入了这场舆论漩涡。
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释永信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宋清辉表示,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少林寺从一个破败冷清的古刹,发展成为如今在全球都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地标。
带动了当地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做出了显著贡献。
不能因为此次被调查事件,就将他多年来的功绩全盘否定。
应该以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释永信对少林寺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但众多网友并不买账,纷纷反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犯罪行为绝不能用所谓的功劳来抵消。
再看看释永信的弟子们,表现更是令人咋舌。
自称释延云的弟子,秉持着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观念,声称即便师父犯错,作为弟子也不能与之断绝关系。
在他心中,师徒情分大于一切,无论外界如何评判,他都会坚定地站在师父这一边。
而导演傅华阳的言论则更加离谱,他直接发文力挺师父,称释永信 “绝无私德污点”。
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最终调查结果怎样,他都养定了释永信。
谁成就谁?时代机遇与个人运作的纠葛
支持者们之所以力挺释永信,核心观点便是他将少林寺带向了世界,是少林寺发展的大功臣。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咱们不妨把时间倒回 1982 年。
那一年,电影《少林寺》横空出世,凭借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扣人心弦的剧情,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和尚,一袭僧袍,武艺高强,在荧幕上大展拳脚,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有个神奇的地方叫少林。
彼时,释永信才刚刚出家一年,在少林寺中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沙弥。
可以说,是时代的浪潮以及这部现象级电影。
为少林寺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让少林寺成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 “功夫圣地”,释永信只是后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运作的人。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释永信确实有一定的商业头脑。
1986 年,他牵头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院;1987 年,发起成立少林寺武术队,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少林寺武僧团。
武僧团不仅在国内频繁演出,吸引大量观众,还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展示少林功夫的魅力,演出费用相当可观。
1990 年代,他又极具前瞻性地开始布局 “品牌保护”,带领少林寺注册了 700 多个商标,涵盖食品、服装、影视等多个领域。
1996 年,他创建少林寺网站,让少林寺率先触网,开启数字化传播之路。
在他的一系列运作下,少林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商业版图也逐渐扩张。
但归根结底,他是借助了时代赋予少林寺的机遇以及少林寺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平台,而非他一己之力创造了这一切。
正如知名博士汤家凤所说:“少林寺没了谁,它都叫少林寺。”
生意经还是无赖经?设计师的辛酸讨债路
退一步讲,就算释永信对少林寺的发展有诸多贡献,那他的 “功” 与 “过” 真的能分开来看吗?
一位设计师的亲身经历,彻底撕开了释永信所谓 “商业运作” 背后的丑陋一面。
这位名为 “一只废耶” 的设计师,在 2025 年与释永信方面签订合同,为其提供设计服务。
设计师秉持着专业精神,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然而,本该到手的二十多万设计费,却如石沉大海,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拖欠。
更让人愤怒的是,每次设计师前去讨要费用,得到的不是正常的商业回应,而是对方满口的佛法 “说教”。
他们对设计师说,这是你在 “发愿”“发心”,是在积累功德,不应该执着于金钱报酬。
甚至还画大饼,承诺等项目成功后,就收设计师为俗家弟子。
无奈之下,设计师只能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权。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释永信方面败诉,不得不支付设计费。
但令人不齿的是,刚一支付完费用,他们就立马将设计师拉黑。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释永信所谓的 “成功”,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肮脏手段。
他的商业运作模式,很多时候就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违背商业道德的基础之上,“生意经” 不过是 “无赖经” 的华丽包装。
佛门难容,闹剧收场警钟鸣
如今,当我们再回过头看那几位名人对释永信的 “声援”,只觉得荒谬至极。
鲁大魔被网友扒出曾有过劳改经历,或许正因如此,他才会与释永信产生某种 “共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也就能理解他为何会说出那般颠倒黑白的话。
而那些弟子,要么是深受传统 “师徒如父子” 观念的影响,盲目愚忠;
要么是自身利益与释永信紧密捆绑,所以才会不顾事实,一味袒护。
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国佛教协会迅速作出反应,注销了释永信的戒牒。
将他从佛教队伍中除名,表明佛教界对这种违反戒律、败坏佛门声誉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司法机关也介入调查,充分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在法律面前,无论是谁,都没有特权,释永信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后果。
资料参考:2025-08-03我娱有约——曝释永信欠债不还,拖欠22万设计费,扬言告也没用,判决书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