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无疑是充满争议的。从最初的官宣到开拍,再到最终上映,讨论声从未平息。大家普遍认为,所谓的天才少女莉莉并不配当钢铁侠的“继承人”。因为要传承钢铁侠衣钵的人选实在太多了:远到《钢铁侠3》中的小男孩,近到钢铁侠的亲女儿,甚至小蜘蛛,怎么看都轮不到莉莉这个角色!那么,既然骂声四起,漫威为什么还要坚持拍摄这部剧呢?其中的门道可大有文章!
敏感话题:“颜色正确”
如果你是漫威的粉丝,应该记得,《钢铁之心》是2025年12月迪士尼投资日上公布的拍摄计划。那时,离《复仇者联盟4》结束不过几个月,钢铁侠为拯救世界献出了生命,而他的牺牲不仅震撼了粉丝,也为漫威带来了“希望”——票房的希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漫威决定继续扩展钢铁侠系列,推出与钢铁侠相关的电视剧项目,并官宣了另一部关于《战争机器》的电影计划。恰逢好莱坞兴起“颜色正确”的风潮,这两个项目的主演恰好都是黑人。
这不仅顺应了好莱坞的“多元化”潮流,也巧妙地将钢铁侠的元素融入其中,乍一看,好像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事实上,漫威早在漫画中就设定了《钢铁之心》和《战争机器》的主角为黑人,因此这也是漫威的有意为之。原本以为这两个项目能为钢铁侠系列带来软重启,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意料。
《战争机器》的罗德因在《秘密入侵》中的表现引发了不小争议,而《战争机器》电影也因此陷入停滞;《钢铁之心》剧集因观众对“颜色正确”的反感,推出时间一拖再拖,从原定的2023年上线,推迟至今年6月才终于放出。而为了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漫威将6集的内容分两次全部放完。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明白,漫威对于《钢铁之心》这一项目是心有后悔的。那么,既然后悔,为何还要坚持拍摄?接下来,答案揭晓!
想打造“第二个黑豹”
《黑豹》电影的成功,给了漫威一份“错觉”,他们似乎认为自己在“多元化”这一块的策略已经十分成功。既然大家都期待黑人题材的电影,那么就给大家拍一部全黑人主演的影片,问题就解决了吧。的确,《黑豹》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际市场,这部电影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漫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瓦坎达,一个富有独特文化与种族背景的地方,让黑人角色在其中自由驰骋。
这种设定无疑没有出错的可能,而《黑豹》第一部的故事也收获了观众的热烈好评。然而,《黑豹2》因为主角的临时变动,拍摄过程有些勉强,电影中的剧情也因此显得拖沓。令人遗憾的是,在这部作品中,居然还被硬塞进了莉莉这个“钢铁之心”的角色。漫威显然希望能复制《黑豹》的成功,用黑人角色来带动新一代的钢铁之心角色。可是,问题在于,《黑豹》的成功来源于瓦坎达,而《钢铁之心》的故事发生在芝加哥,远不是单纯的黑人家庭,而是充满了其他复杂的社会背景。于是,漫威期望的“第二个黑豹”自然无疾而终。
再者,钢铁侠的战甲动力来源于方舟反应堆,而莉莉的战甲动力又是什么?漫威本想一方面满足“多元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延续钢铁侠的精神,结果却发现两者并不能有效融合,最终陷入了两头不讨好的境地。
隐藏剧情的铺垫
最让人困惑的是,漫威似乎试图借《钢铁之心》引出一些重要的隐藏剧情,尤其是剧中的大反派——墨菲斯托(地狱领主)。剧中,莉莉因受父亲的梦想启发以及意外事件的影响,决定打造钢铁战甲。然而,为了追求这一梦想,她被学校开除,并且为了制造战甲中的能量反应堆,不惜加入了一个犯罪团伙。这个团伙的首领佩戴着一顶魔法红帽,每当进行犯罪活动时,红帽都能发挥神奇的作用,甚至能够致命。为了研究这个红帽,莉莉无意中导致了团伙首领表哥的死亡,两人因此结下仇恨,展开了激烈的对决。
最终,莉莉为了获得强大的战甲力量,不得不与墨菲斯托合作,决战时成功获胜。看似简单的剧情背后,其实暗藏着大量的伏笔。然而,问题在于,墨菲斯托本应属于魔法世界的角色,理应与奇异博士、王或旺达等人物产生联系,甚至阿加莎的剧集都能与他产生关联,怎么会与这部科技色彩浓厚的剧集扯上关系呢?
难道是因为在《复联》中钢铁侠和奇异博士曾有过交情?从两次放出全集的安排来看,漫威也深知这部剧的接受度不高,但考虑到它对未来剧情的铺垫,特别是为少年复仇者以及墨菲斯托的故事线做准备,最终还是坚持拍完了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