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苦心钻研,只为将那段历史深处的血腥罪恶公之于众。
电影《731》的拍摄,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令人深刻铭记和反思的历史。
然而谁又能想到,就当所有人都期盼着它的上映的时候,竟只因他的一句话而被无限延期。
更令人愤怒的是,那位举报者还在镜头前洋洋得意,公开挑衅。
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让他如此狂妄?身份曝光后,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结果?
要说今年暑假档最受期待的影片,电影《731》无疑占有一席之地,就连央视都主动发文为它宣传。
可就当观众们在7月31号,满心期待的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这部电影的排片。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部影片被无限延期了。这不禁让很多人心生疑惑,为什么这么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会被延期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那批觉得电影太过于血腥的人群了,他们觉得这样的电影不适合孩子看,会把孩子吓到。
如果说大部分反对的人只是偷偷的举报, 那也有明目张胆的在网上表示就是自己干的,还大言不惭的表示就是在自己的坚持下,影片才被下架的。
更过分的是,他还表示, “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必要让孩子再去看那些不堪入目的场景。”
这无疑是引起了网友们群起而攻之,那段惨痛的历史,岂是说忘就能忘的。
731部队,虽然名义上是防疫给水部队, 但其实他们在中国做的都是一些反人类的实验。
在生物课本上,我们都学到过,人体的水含量大概是70%,而这个数据,就是当初他们将活人放进高温室里,一点点观察出来的。
还有其他各种惨绝人寰的实验,例如日军将人置于零下40℃冷库与60℃高温室,观察冻伤解冻后皮肉分离现象,甚至将婴儿手指浸入冰水直至坏死截肢。
化学武器实验则通过毒气室记录受害者皮肤溃烂、肺部坏死全过程。
还有活体解剖实验——未经麻醉的受害者被固定在手术台上,军医在清醒状态下摘取内脏,记录血液喷溅的轨迹与器官重量,甚至将大脑浸泡在福尔马林中保存。
原队员胡桃泽正邦在1991年公布的证词中供认,其亲自解剖的活人达300例,其中三分之一被制成标本保存,其余则焚毁处理。
这些解剖多在未麻醉状态下进行,血液直接滴入采集容器,受害者临终前常出现眼球突出、血管破裂等极端痛苦症状。
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反伦理的医学实验,如将马血输入人体观察排斥反应;实施"母爱实验",将母女关入毒气高温房,记录母亲至死保护孩子的姿态。
据统计,仅四方楼确认的受害者就达1549人,而实际死亡人数因证据销毁难以准确统计。
所以说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更不敢忘。
导演赵林山在2012年就萌生了要拍摄这部电影的念头,为了确保史实准确性,团队不仅查阅哈尔滨图书馆的档案,还从日本运回大量历史资料,甚至请来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担任历史顾问。
剧本完成后,团队仍不断打磨,力求每一处细节都有历史依据,如四方楼场地全景搭建、火车车厢“特别移送”场景的还原,甚至人物服装缝线位置都经过考究。
拍摄过程中,团队在零下30度的严寒环境中实景拍摄,演员为贴近角色疯狂瘦身,承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甚至有演员在拍摄期间多次因直面“历史现场”而情绪失控。这种对真实性的追求,也让影片因题材敏感性引发争议。
大家之所以支持电影的上映, 也并不是因为要宣扬仇恨,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根据目前最新的消息,这部电影将在9月18号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