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暑期刚刚拉开帷幕,但对于国内院线的暑期档来说,开局却颇为尴尬,几乎可以用“马失前蹄”来形容。
这一切始于6月21日上映的《酱园弄悬案》,该片云集了众多国内一线明星,并且以“民国四大奇案”为背景,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很多人曾认为,凭借这些明星效应以及题材的吸引力,影片势必能在票房上取得不小的成功,形成“双保险”。尽管在上映前就有一些不太乐观的声音,但基于片方的明星阵容与独特题材,大家仍然抱有较高的期待,普遍认为即使表现一般,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各大机构的票房预测曾乐观预期该片能收获4.87亿至7.5亿票房,但上映仅15天后,AI预测最终票房将不足4亿元,结果远低于预期,真可谓是一次彻底的“败笔”。
进入7月,暑期档的关键时刻来临。往年这个时候,暑期档通常都会出现一些破10亿票房的大片,但今年情况却大为不同,尤其是对国内市场几乎全靠进口片撑场的现状来说,国际大片的表现同样乏力。
《侏罗纪世界:重生》原本被看作是最有可能突破10亿票房的影片之一,且其选择在7月2日周三定档的做法,也展现了影片的自信。然而,影片上映后的第二天便出现了票房的显著下滑,AI预测该片最终的票房也只能勉强维持在6亿元左右。回顾《侏罗纪世界》系列的表现,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侏罗纪世界2》最终票房为16.95亿元,而2022年的《侏罗纪世界3》也成功拿下了10.59亿元。相比之下,《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票房表现,无疑让人感到极为沮丧。
7月5日,周六,两部国产影片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恶意》和《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同日首映,预计最终票房将大幅低于市场的预期。其中,《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备受关注,毕竟2018年《无名之辈》上映时,凭借其强大的黑马气质,最终票房达到了7.94亿元。按照常理,若导演能够恰当运作这一IP,第二部的票房理应超越第一部。但遗憾的是,《否极泰来》并没有达到预期,反而让人感到失望。
而另一部《恶意》则在口碑上获得了相当不错的评价,然而许多业内观察者认为其未能大火的原因与影片的题材有关。类似于《热搜》这类讨论人性、触及网络热点的电影,往往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然而如果想要在此类作品中超越生活本身,便显得极为困难。即便如此,观众仍然能够从这些影片中感受到深刻的反思,这可能也正是票房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在以往的暑期档,7月初至7月中旬一度是电影竞争的白热化阶段,也是各大实力影片的定档首选。然而今年的暑期档,直到7月25日之前,几乎没有一部影片的预期票房能够突破10亿。奇怪的是,在前期竞争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后期的竞争却愈发激烈。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姜文的《你行!你上!》。尽管姜文曾公开表示影片将在7月15日上映,但最后却将档期定在了7月25日,这一决定让人十分费解。经过深思熟虑,业内猜测,陈佩斯的《戏台》可能是影响姜文决策的主要原因。并非姜文害怕与陈佩斯竞争,而是由于姜文与陈佩斯是兄弟关系,避免了“兄弟相争”的局面,也让《你行!你上!》选择了更加激烈的7月25日档期。
此外,2025年暑期档的几部关键影片都选择了压轴上映,包括《长安的荔枝》定档7月25日,《731》定档7月31日,《南京照相馆》定档8月2日,《东极岛》定档8月8日。从整体排片情况来看,今年暑期档的排片策略显然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今年暑期档的排片受到了抗战胜利80周年的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今年暑期档的整体状况可谓是“前半程吃不饱,后半程会吃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