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围赛,竟将两位唱将拉下舞台。
正如我上周预测的,格瑞斯凭靠特别有利的经典选歌,一举击败守擂的林志炫,成功晋级歌王争霸的总决赛。
另就是因为选歌失利,巴西歌手艾莉西亚演唱的《Sweet Child O’Mine》,被日本歌手BELI靠一首广为熟知的《lemon》击败,无缘总决赛。
艾莉西亚的淘汰,令众多网友愤懑不已。
认为这是一场非常离谱的突围赛,艾莉西亚被白举纲、BELI、者来女三个人围剿,而李佳薇无人对抗“保送”晋级。
现实的残酷也搬演到了舞台之上,你弱就会被围剿。
可惜艾莉西亚在《歌手2025》鏖战几场,甚至有过蝉联两场冠军的好成绩,最终却被拉下舞台,在歌王之战的临界点,黯然离场。
先看BELI的《lemon》
就在突围赛名单公布后,很多人就开始期待《lemon》这首歌了。
没办法,有些作品天生具有明星气质,像《lemon》早就火遍亚洲,如今BELI回归选择这首歌,怀旧之风扑面而来。
经典作品最容易产生共鸣,同样也对改编提高了更高要求。
BELI将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感觉,相比原唱“悲伤中的希望”“绝望中的抚慰”,这个版本似乎有着某种“复仇意味”。
开头就先声夺人制造力量感,主歌部分的钢琴声与温柔的轻唱形成反差感,后半段BELI以磨砂质感的清亮音色强化歌曲的坚定感、力量感,整体散发着一种倔强不屈的感觉。
这种从哀伤转向抗争,冷热交织的感觉,是在表达一种救赎、新生?抑或是BELI通过此歌,表达自我的不屈?
其实我更喜欢原版米津玄师的表达,那种悲伤中的希望感,让人不由莫名流泪,而BELI削弱了哀伤表达,感觉更像无源之水,无据无凭,所以对人的触动感大打折扣。
所以我认为BELI能够打败艾莉西亚,最大可能还是歌曲选对,而不是唱得有多么的打动人。
再看艾莉西亚的《Sweet Child O'Mine》
艾莉西亚的这首歌不是好听,也不是知名度低,而是作品太满,没留呼吸,加上层次感不够,所以看似热烈华丽,但内核单薄。
艾莉西亚的整场表现,热烈奔放、像一团红色火焰在舞台上跳跃、燃烧,她童声般清透明亮的歌声在这首歌的表达上,是如此的出彩。
奈何作品本身存在结构性硬伤,再怎么出色演绎也于事无补。
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白举纲。
当很多人看到白举纲出色的编曲,同时歌曲选的又非常适合他,就认为白举纲有晋级希望,但人们忽略了他这首《没时间后悔》同样有层次感不足的情况。
一首歌极具竞技性的作品,首先要选择一首大家期待的好歌(冷门歌曲也可,但要动听),然后就是它的结构须丰富,至少要有三个段落,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其变化的需求。同时这三个段落基本也把歌手低音、中间、高音三个音区的技能展示出来了。
如果是两个段落,那在副歌的演绎上就要转调(升调)或者添加桥段华彩,否则就很难打动现场观众那日益挑剔的耳朵。
那么除了艾莉西亚自己本人的选歌问题,从节目本身,其实可能也有让她出局的意思。
那就是艾莉西亚几乎唱尽了她所能掌控到的几种类型,那么,接下来的舞台应该更换新鲜血液,带给观众新鲜音色和全新语言的歌曲了,这时BELI上场了。
《歌手2025》更像是通关游戏,也像一部悬疑剧,不到最后不知谜底。而在这过程中,无论你有过怎样惊艳的表现,都不影响你随时淘汰出局。
所以,聪明的歌手,应该将舞台当跳板,多留下几首经典作品,而不是在乎名次的高低或者是否唱到最后。
能够在规则之中戴着镣铐跳舞,也就是在红尘之中超然于物外,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