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开花!我要嫁人!”这句台词,出自1990年代天津舞台的经典相声《枯木逢春》,杨少华老爷子一边顶着一头稀疏的白发,一边用那种蔫坏到极致的语气喊出来,台下的观众顿时捧腹大笑,笑声几乎要把屋顶掀开。正是这段由赵伟洲为杨少华量身定制的相声,让花甲之年的杨少华一夜成名,也让那个总是躲在捧哏背后的“坏小子”赵伟洲,成为了观众心中难忘的经典人物。
赵伟洲,1950年出生于天津南市的相声世家。他的父亲赵心敏是“文字辈”门长,师父苏文茂更是当时著名的“文哏大师”。赵伟洲的传奇故事从他还是个婴儿时便已开始——两岁时他还不会喊“爸爸”,却先学会了叫“师父”。苏文茂抱着襁褓中的小赵伟洲,轻声说了一句“叫师父”,这也注定了赵伟洲与苏文茂跨越半个世纪的深厚师徒情谊。
从小,赵伟洲便展示了卓越的相声天赋,堪称“相声神童”。3岁时,他已经能唱天津快板《武松打虎》,5岁便登上舞台表演《绕口令》,7岁时跟着父亲在茶馆里攒底。赵伟洲的幽默风格早在那时就初露锋芒。有一次,他在表演《八扇屏》时,故意将“莽撞人”张飞的台词改为“莽撞人赵伟洲”,把父亲赵心敏气得抄起快板追着他满后台跑,而台下的观众却笑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在天津相声圈内,赵伟洲有着一个响亮的外号——“狗神”。这里的“狗”并非贬义,而是形容他将市井小人物的“蔫坏”演绎得淋漓尽致。赵伟洲独创的“狗派”表演风格,强调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嘴巴上说着“您吃了吗”,但眼神却满是心机;脸上笑得灿烂,但手指偷偷戳向你腰间。这种表演方式,不仅独特而且极具张力,给观众带来无穷的笑料。
其中,《枯木逢春》更是赵伟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杨少华饰演的老人,试图再婚,赵伟洲则扮演起儿子和邻居,一会儿阻挠,一会儿挑唆。一句“枯木头也能开花”,赵伟洲通过八种不同的语调诠释,从委屈到愤怒,再到理直气壮,层层递进的包袱让观众捧腹不已。最为绝妙的是结尾,杨少华喊出“我要嫁人”,赵伟洲却突然压低声音:“您嫁谁啊?隔壁王大爷都86了!”全场爆笑,几乎掀翻了屋顶。
赵伟洲的表演艺术可谓无出其右。同样的段子,《卖枕头》如果交给其他演员,可能只是照着本子念,但他却能通过语气、眼神、肢体的精妙配合,把这个荒诞的故事演绎得让人笑到喘不过气来。郭德纲曾公开表示:“赵老师是我们这一代中最会说相声的,他的段子就像魔术,明明是一样的词,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截然不同!”
赵伟洲的才华不仅局限于表演,他更是相声界的“段子银行”。侯耀文、单联丽、高玉庆等名家都曾演过他创作的段子,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段子的背后是赵伟洲的心血。他为杨少华创作的《危言耸听》改编了经典的“狼来了”故事,将其变为“邻居家狗丢了”,通过杨少华的一句“狗丢了关我什么事”,赵伟洲巧妙接话:“您昨晚炖的肉香味儿飘到狗窝了!”这一变化迅速成为当年的“梗王”,引得全场大笑不止。
赵伟洲的“多重身份”也让他在相声界拥有极高的地位。在刘春慧的收徒仪式上,赵伟洲罕见地同时担任引师、保师、代师的角色,88岁的李伯祥也得称他一声“门长”。赵伟洲穿着布鞋大褂,站在台上自嘲道:“我就是个‘相声长工’,哪儿缺人哪儿补!”他的自谦与幽默,使得同行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皆感佩他的江湖地位。
如今,已75岁的赵伟洲依然活跃在舞台上。2025年新春游园会上,他和刘伟、刘全刚合作表演群口相声《新绕口令》,将“四是四,十是十”幽默地改成“四是赵伟洲,十是杨少华”,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他还即兴加了一句:“现在年轻人玩手机,我这绕口令是‘防老年痴呆套餐’,听完保证您记得住银行卡密码!”这一段即兴包袱,再次展现了他无可比拟的才华。
私下里,赵伟洲依然是个“斜杠艺术家”。他不仅能为马志明伴奏京韵大鼓,还能编写电视剧剧本(2016年主演的《老爷升堂》被誉为“古装笑话教科书”),甚至涉足电影界——在《兄弟,别闹》里,他饰演的“江湖老炮”一句“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迅速成为年度网络热词。
有人形容赵伟洲为“相声界的老妖精”——75岁仍能在舞台上蹦跶,随便一开口就能让人捧腹大笑,他骨子里对相声的痴狂无以言表。从《枯木逢春》到《新绕口令》,赵伟洲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证明:真正的相声,不是通过耍宝卖丑,而是将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蔫坏”的智慧转化为笑声。
现在的赵伟洲,依然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大褂,依旧在茶馆的后台和年轻演员们讨论段子。当有人问他:“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折腾?”他一边甩开大褂,一边眯起眼睛笑着说:“相声就是我的‘枯木’,只要观众还爱听,我这朵花就得一直开下去!”这或许正是天津相声最动人的江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