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照相馆》的路演活动现场,饰演林毓秀一角的高叶,提及了这样一件事。
她讲道,在剧本的初稿里,有一大段篇幅,专门用来刻画林毓秀这个角色遭受日军残酷凌虐的场景,画面描绘得极为惨烈。
然而,到了剧本的第二稿,这段戏份竟被全部删去了。高叶满心疑惑,便向导演询问缘由。
导演的回答简洁有力,却引人深思:“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是不想这么拍!”
其实,在众多电影里,女主角遭受凌虐的情节,常常被当作重头戏来处理,以此挑动观众的观影情绪。
甚至还有部分影片,刻意将女性遭受侵犯的情节作为噱头,妄图借此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但在《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中,那些“尺度”极大的画面,都被导演以极为克制的手法巧妙隐去,既保护了女主角,也呵护了观众的心灵。
在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下,所有的侵犯行为都变得极为隐晦,却比任何直白露骨的镜头,都更能让人内心不安、心碎不已。
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盘点一下,《南京照相馆》中的六场“隐晦侵犯戏”。
看看导演是如何运用“细节”与“暗示”,来呈现那些让人不忍直视的残酷场景的。
第一场:凤华与“大鹅”的隐喻
凤华和林毓秀一样,都是剧院里跑龙套的女演员。
当日军侵占南京后,凤华选择逃离,她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找到一片安全的净土。
可现实却无比残酷,她刚走出剧院大门,就如同“羊入虎口”一般,陷入了绝境。
南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丧失人性的日军,模样俊俏、身姿婀娜的凤华,很快就成了他们发泄欲望的目标。
导演在展现凤华的悲惨命运时,没有采用任何直白露骨的画面。
仅通过一场她再次出逃的戏份,就足以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她所遭受的非人折磨。
在那场戏里,衣衫破旧、妆容凌乱的凤华,像一只迷失方向的苍蝇,拼尽全力地奔跑,可她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日本人的身影。
凤华急促的脚步、瑟瑟发抖的身躯,还有脸上那惊恐万分的表情,都未能换来一丝同情。
在场的日本人,甚至都懒得出手阻拦,只是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她的恐慌与无助,因为他们清楚,这不过是一场徒劳的挣扎。
终于,凤华在绝望地呼救声中,被一个衣衫不整的日本人,再次扛在肩头,带向屋里,任凭她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在这场戏中,有个十分微妙的细节。
凤华逃跑出来之前,有两个日本人,一个拿着瓷器,一个扛着面粉,其中一人还抱着一只大鹅。
“大鹅”的出现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映射出日本人对人的态度。
在他们眼中,凤华就和那只大鹅没什么两样,不过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猎物,可以随意摆布与残害。
第二场:日军与女护士的暴行
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被日军砍伤后,昏倒在大街上,被人救起送到了国际医院。
医生和护士刚为他包扎好伤口,一群日军就持枪闯入。
这群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全然不顾人道主义和国际法律,竟然对手无寸铁的伤患大开杀戒。
在这场血腥的杀戮中,有些日军竟将贪婪而邪恶的目光,投向了医院里的女护士们。
导演在此处,并没有展现被日军拖走的女护士们究竟遭遇了什么。
但观众依然能从她们那撕心裂肺的嘶吼声,以及悲痛欲绝的表情中,想象出她们所遭受的屈辱。
第三场:凤华的“欢迎光临”之痛
为了能快速冲洗在南京拍摄的照片,日军专门派人从国内运来一批专业器材,还派来一个冲印师。
可这个冲印师到达南京后,第一件事不是汇报工作,而是直奔关押中国女性的地方,去发泄自己的欲望。
导演在此处,没有运用任何一个裸露的镜头,来呈现这些女性在肉体上遭受的苦难。
而是通过各种细节和暗示,来揭露日本人的罪恶行径。
先是精神失常的凤华,衣衫不整地对着每一个路过的男性,机械地说着“欢迎光临”。
紧接着,是裸露着上身的冲印师,神情陶醉地从屋里走出。
从他那满是瑕疵的皮肤,可以明显看出,他是个花街柳巷的常客,早已沉溺于纵欲过度的生活。
所以,他一到南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日军发泄欲望的地方。
更何况,这个镜头的背景音是女性的惨叫,画面后方还站着一排身心疲惫、妆容杂乱的女性。
这些细节已经足够残酷,但导演在此处,又安排了两个角色。
一个是王广海年纪尚小的儿子,冲印师刚从房间里走出来,他就抱着被单匆匆跟在后面。
可想而知,他在房间里看到了什么,他平日里又承担着怎样不堪的工作。
另一个是众多女性中的一位。
她没有台词,也没有名字,但从身形可以判断,她怀有身孕,可即便如此,她也没能逃脱日本人的蹂躏。
从凤华的悲惨下场,冲印师的恶劣德行,还有日军对待孩子和孕妇的残忍手段,就可以想象出这场暴行有多么令人发指。
第四场:林毓秀的“口红”之殇
日本人逼迫林毓秀去唱戏,导演隐去了中间的所有过程。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观众,都能从林毓秀凌乱的发丝、散开的衣衫,还有模糊的口红印迹,推测出她所遭遇的一切。
导演用极为克制的镜头语言,主动避开了女性受害的场景,这不仅没有影响故事的叙述,反而保护了观众的情感。
因为,作为中国人,我们实在不愿在大银幕上,再次目睹同胞遭受苦难的画面。
第五场:金夫人倒地后的“巴掌”之辱
阿昌和林毓秀获得“通行证”后,没有选择独自逃亡,而是通过抓阄的方式,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金家母女。
可惜的是,金家母女并没有因此逃脱厄运,反而落入了日军的刺刀之下。
这里有个极其病态的细节,被日军的刺刀刺穿胸膛后,金夫人当场倒地,生命垂危。
其中一个日军,竟然粗暴地压在金夫人身上,疯狂地扇打她的脸。
这个巴掌,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因为镜头拉远,可以看到那个日军的动作,越来越亲密和狂野。
第六场:被“拖”走的金婉仪
其实这场戏,和金夫人遇害是同一场戏。
但这场戏中有两个受害的女性,且导演都处理得极为隐晦,所以咱们分开来讲。
金夫人中刀后,金婉仪悲痛欲绝,失声痛哭,大喊着妈妈。
伴随着她的哭喊声,日本人连拉带拽,把她拖进里屋,从门框处可以隐约看到,她被日军压倒在地。
镜头中没有过多展现金婉仪倒地后,日军的具体行为。
但是,从金夫人哭喊着喊出的“放开我女儿,她还是个孩子”,以及背景音中日本人那疯狂的叫声。
可以想象,年幼的金婉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遭遇了怎样可怕的折磨。
以上提到的六场“隐晦侵犯戏”,都充满了暴虐的气息,但导演的处理方式,却一场比一场更加隐晦,堪称高明。
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从一个猎奇的角度,去展现历史的残酷和女性的悲惨遭遇。
而是用一种温柔而克制的方式,向那些在历史中遭受苦难的女性,送上了一份迟来的尊重与保护。
当被问及为何要这样拍摄时,导演说: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向观众展示那些血腥、暴力、侵犯等恶劣的行为。
因为这些行为,我们中国人在历史课本里,已经无数次地了解过,我不想以此作为噱头。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但女性的尊严和人类的底线也不能被践踏,这部电影要做的,是铭记历史的真相,而不是重现历史的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