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演员朱龙广家属发布讣告,演员朱龙广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朱龙广曾在1986年版《西游记》中饰演如来佛祖,当年《西游记》播出后,全国观众迅速被剧中人物所吸引。在这部汇聚众多演技派演员的经典之作中,朱龙广也悄然成为焦点。
几个月后,他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尼泊尔外交部的正式信函。令人惊讶的是,这封信竟将他称作“释迦牟尼朱龙广”,这是怎么回事呢?
1987年,朱龙广突然接到一封来自南亚国家尼泊尔的邮件。信封的寄件人赫然写着“尼泊尔外交部”。而在收件人处,落款却是“释迦牟尼朱龙广”。
信中表达了尼泊尔人民对他饰演的如来佛祖的深切敬意,并盛情邀请他访问尼泊尔,回到“佛祖的故乡”。
为何一位中国演员,会被异国人民误认为是佛祖转世?原来,尼泊尔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当地人民对佛教信仰虔诚。在观看86版《西游记》时,他们被剧中如来佛祖的形象深深打动。他们坚信,如此生动慈悲的表现,一定是佛祖再临。
但朱龙广不过是一位普通演员,他如何将如来演得“以假乱真”,甚至感动千里之外的信众?
朱龙广1939年出生于陕西,自幼对表演怀有浓厚兴趣。青年时期,他考入兰州大学艺术系,在专业训练中磨练表演技艺。1965年,他主演红色经典电影《地道战》,饰演机智果敢的民兵队长,凭此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荧幕英雄。
正是这部影片让他进入导演杨洁的视野。
1983年,《西游记》电视剧项目启动。杨洁在挑选如来佛祖扮演者时,一直犹豫不决。她希望这个角色不仅外形庄严,还要气质沉稳、目光中带有慈悲与智慧。几经筛选,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朱龙广身上。
当她找到朱龙广时,对他说:“如来佛祖不仅仅是宗教形象,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境界。你要演的,是信仰与智慧的象征。”
朱龙广对此深感责任重大。他开始查阅大量佛经资料,深入了解释迦牟尼的生平、佛法思想,还亲自走访全国各大寺庙。他常常一个人静坐在大殿前,观察佛像的神情,揣摩佛祖的姿态与气质。
为更贴近角色,他在寺中吃斋礼佛,每天早晚诵经,用心体会佛门弟子的修行方式。他甚至练习如何以平稳、缓慢却充满力量的语气说话,只为呈现如来佛祖“静中有慧”的形象。
拍摄期间,他几乎从不在片场喧哗,总是坐在角落静默养神。一旦上镜,举手投足便显出一种庄重慈祥的气场。这份沉静深深感染了现场工作人员。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如来佛祖形象深入人心,超越了表演本身。
有一件插曲至今仍被剧组人员津津乐道。拍摄某寺庙戏份时,朱龙广早已装扮整齐,身披金缕袈裟,端坐于佛坛之上。那日寺庙对外开放,一群信徒误闯拍摄现场。
他们见眼前端坐一位慈眉善目的“佛祖”,身后祥云缭绕、金光闪闪,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念诵佛号。有人甚至掏出水果香烛,放于朱龙广脚前。
朱龙广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他想出言解释,但望着众人虔诚的神情,又怕打扰信仰。于是他轻轻合掌,低头静坐,默默聆听信众祈愿。
场面肃穆,空气中充满庄严氛围。等工作人员劝退信众后,才有人意识到,那不过是一场误会。
但这件事,从侧面说明了朱龙广演绎之逼真,连最虔诚的信徒也难辨真假。
还有一次神秘事件发生在剧集杀青之后。
据说在某地拍摄新剧时,当地久旱无雨。朱龙广一行刚踏入现场,乌云便骤起,大雨倾盆而下。人们惊呼:“佛祖显灵,甘露降世!”
虽然科学无法证明这只是气象巧合,但当地百姓将这一幕深深铭记。他们纷纷传说:朱龙广就是神佛转世。
这一传言越传越广,最终引起了尼泊尔驻华机构的关注。他们多方打听这位“中国佛祖”的身份,最终确认“释迦牟尼朱龙广”只是演员,但仍希望邀请他访问尼泊尔,弘扬佛法文化。
朱龙广得知此事后,并未借此炒作。他婉拒了个人拜访请求,并通过外交部门传达谢意。他表示:“这份误会,是对演员的一种褒奖。但我终究只是饰演者,佛祖是信仰,绝不可以戏言。”
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不能浮于表面,要用心、用情、用信念去完成每一个角色。”
也正因如此,他在后来的影视作品中始终以严谨态度面对角色,哪怕是配角,也从不敷衍。
在尼泊尔,佛教早已根植民间。当他们看到一位中国演员如此庄严演绎佛祖,自然激起心中的尊敬。而朱龙广本人,也因这段经历,被誉为“文化信使”。
他与剧组成员多次被邀请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西游记》剧组甚至因此被授予“传播中华文化优秀集体”的荣誉。
时至今日,朱龙广仍被观众亲切称为“朱佛祖”。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表演并不只是技艺,更是责任,是对文化与信仰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