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最近,他带着10岁的郭汾阳坐游轮出国游玩。郭汾阳已经长得相当高,突破了家族“长得矮”的传统,依然留着小时候的小辫子,看来他未来可能会长到1米8呢!
这次出行,郭德纲不仅是为了休闲,还带着一项任务。之前,他和郭汾阳一起登上了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准备举办一场海上相声专场。作为国内首艘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人气十足,能在这样的邮轮上举办相声专场,足见德云社的日益壮大。许多粉丝是冲着郭家班来的,没想到还意外收获了郭汾阳的亮相。
其实,看到郭汾阳,大家都挺高兴的。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呢?过去,人们常拿郭汾阳和郭麒麟做比较,然而,郭汾阳年纪还小,很多言辞的攻击并非他自己所能理解。这些无端的“骂名”其实是父母和社会给他强加的,孩子不懂这些,他只要好好成长,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环境会影响他一生的性格和品德。
至于“相声传承人”和“家产”之类的虚名,只有郭德纲和郭汾阳的母亲才有权做决定,孩子到底能继承什么,最终还得看大人怎么定,孩子对此并无发言权。
回顾德云社刚成立时,年仅4岁的郭汾阳就是团里的小宠儿。不仅坐在父亲和徒弟们演讲的第一排,还大胆地对观众说“这还没我动画片好看”。郭德纲听了也不生气,显然非常宠爱他。相较之下,郭德纲对郭麒麟的教育方式则截然不同。尽管他也是亲生儿子,郭德纲早年曾严厉打压郭麒麟,认为这是一种爱的方式,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
如今,郭德纲对郭汾阳的宠爱同样也是出于爱,是为了让他快乐。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到底哪种才是最真心的呢?
作为最卑微的富二代,郭麒麟的童年充满了艰辛。4岁时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没有父母。直到6岁,才被接到父亲身边。那时,德云社刚刚成立,郭德纲已经收了很多徒弟,大家都住在家里。为了避免让徒弟们觉得父亲偏心,郭麒麟反而成了最被冷落的一个。他没有单独的房间,也没有自己的牙刷毛巾,很多物品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在家里,郭麒麟更像个外人。郭德纲也曾说,必须要把郭麒麟的所有自尊心打掉,让他承受一些“欺负”,这样他以后才不会被外人欺负。
郭德纲的这种教育方式与大多数家长的方式大相径庭。尽管郭麒麟因此变得更有教养、更懂情商,但童年时的伤痛无疑也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与此不同,郭汾阳则享受到了郭德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经历了郭麒麟的成长过程后,郭德纲认为“打压式”教育不适合每个孩子,对郭汾阳的教育变成了“鼓励式”宠爱。
这种差异,也让郭汾阳显得有些“不识大体”。在哥哥郭麒麟回家的时候,他甚至直言:“你来我家干嘛?”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郭汾阳和郭麒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性格。看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确实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若把握不好,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