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好生热闹啊。
姜文七年后回归影坛,一部你行!你上!果然掀起一阵讨论热潮。
争议不小,看来看去却还是符合姜文的风格。
毕竟对于姜文来说,没有争议的电影,那就相当于没拍。
与此同时,罗小黑战记2也高调亮相了。
还记得第一部上映时的光景,一部动漫却能让50余万人打出8分。
第二部成绩名列前茅,也不稀奇。
与此同时,长安的荔枝F1:狂飙飞车南京照相馆等影片也在热映之中。
各个题材百花齐放,虽然没有现象级大爆的趋势,可对影迷来说也算凑合了。
不过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眼看着罗小黑战记2突飞猛进,同样是国漫的聊斋:兰若寺(以下简称聊斋)却惨淡得不行。
眼看着上映一周多了,票房才刚刚过亿。
豆瓣评分将将过及格线,打分人数也才2万人,扑得不成样子。
点开评论区,好家伙,一星差评扑面而来。
“看得我坐立难安”、“1部烂片等于6部烂片”、“一言难尽”等等,看得出,大家是真忍不住了。
明明是长安三万里的班子,却拍出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部动画版聊斋到底烂在哪里?别急,且等我慢慢道来——
动画版聊斋整体分为6个故事。
主线是井下故事,将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分别串到了一起。
你别说,乍一听还真有点“邪乎”,这故事得多么宏大,视觉效果不得爆棚啊?
序幕拉开,我才感受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
真的很久没看过如此低龄的国漫了。
恍惚间我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不得不发出“这不会是给幼儿看”的疑问。
第一个故事崂山道士,是毛毡风格。
不得不承认,还是有点技术的,这种形式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但,看着看着就会发现,这故事完全就是将课本的文字搬了上去,没有丝毫改动,一板一眼无聊透顶。
莲花故事与崂山道士一样低龄。
全程吵闹,讲述方式也极其幼稚,主人公不仅恋爱脑,还根本没有自己的逻辑。
人物别提是否饱满,就像提线木偶一般,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
聂小倩拍得非常潦草。
基本上就是将主线故事,极其简略地、流水线一般叙述了出来。
不知道还以为背后有人催,主人公仿佛已经知道了流程,套路剧情二倍速直接水完,没有任何展开的空间。
至于画皮和鲁公女,在质量上是要优于前几个单元的。
但,也并没有到能拉高整体水平的程度。
故事,还是最基本的故事,到原本可以深入的时候就浅尝辄止。
老套的爱情故事,看得人直打呵欠,加上前面几个单元的“攻击”,我眼皮已经打架。
每个单元都没什么亮点,一开篇就令人两眼一黑,后面更没什么观看的耐心。
只能说,这电影票房能破亿,大多也得归结于长安三万里的功劳。
长安三万里的导演谢君伟和邹靖,在聊斋中,分别执导了莲花公主和聂小倩。
除了编剧,制作团队还是之前的班子。
那为啥聊斋与长安三万里质量如此天差地别?
其一,单元形式缩短了发挥空间。
在我看来,动画版聊斋这几个单元故事,完全都可以铺开来拍成一部电影。
两个小时,要讲五六个故事,每个还要有亮点。
这就极其考验导演的功力,必须能一把就抓住观众的眼球。
要么建模新颖,主人公设计得可爱又抓眼,要么故事有重点。
显然,这部影片哪点都没做到。
没什么发挥的余地,故事的寓言性不强,没有一针见血的讽刺或悲叹,才会给观众强烈的低幼感觉。
其二,编剧的水准差别太大。
长安三万里的编剧红泥小火炉,其实是追光动画创始人王微的“艺名”。
整部影片长达近三个小时,要通过高适的回忆,酣畅淋漓地讲述,李白从抑郁不得志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生平,真的不容易。
在我看来,长安三万里的编剧对历史有深入的研究。
宏观方向正确,对李白形象的抓取更是细致入微,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而动画版聊斋,就连爱情故事,都没有作为现代人的解读。
原本小孩就看个热闹,中间偏偏还有恐怖的元素,而成年人看着,就像看无聊的动画片一样。
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没有可比性,自然不可能有长安三万里的光景。
并且打着长安三万里的旗号吸引观众,大概率还会得到反噬。
而且,长安三万里好看的真的只是故事吗?
其实观众更喜欢的,是李白。
李白作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浪漫诗人,他经历的大风大浪,还有性格的转变,都令人唏嘘又敬佩。
所以,如果没什么真东西讲给观众,靠蹭是蹭不出来票房和口碑的。
暑期档第二场票房大战正式开打。
没想到的是,这次动漫题材竞争也比较激烈。
当哪吒2一头顶破国产动漫的天花板,观众的审美水准上升,自然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只是画面好看,视觉效果一流,也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在故事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观众看得到主创团队的血汗,才会真的买账。
当下,罗小黑战记2依旧遥遥领先,你行!你上!同档期上场口碑似乎不太可观。
而长安的荔枝倒是有不少人看好,看来大鹏导演这次没准能打赢姜文咯。
不知道这一波观影热潮,你想选择哪部影片呢?夏日旅行攻略聊斋兰若寺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