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这位曾被誉为“戏霸”的演员,虽然近些年鲜少出现在银幕上,但他与儿子李彧的“父子档”依然是观众熟知的经典之一。李保田的名气,往往与经典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紧密相连。在这部风靡一时的历史剧中,他所饰演的刘罗锅,凭借其机智与刚正不阿的形象,深深植入了观众的记忆。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剧中的驼背形象与李保田现实生活中的身形并不相符。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保田逐渐出现了些许弯腰驼背的老年痕迹,但这对于已经79岁并且已退休多年的他来说,并非难以面对的困扰。反而,他在山东的晚年生活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人,喜爱阅读、作画,甚至出版了自传式的书籍。
然而,李保田的成长历程远非一帆风顺。早年的他并不喜欢读书,充满了贪玩与好奇心,5岁时曾偷跑出幼儿园,这令家人忧心忡忡,而他父亲也曾因其不听话而狠狠教训过他。上小学后,李保田的表现仍不如人意,甚至因考试不及格而被留级,这让他倍感自卑。那时,他唯一的慰藉,便是偷偷跑到剧场,捡一些废票看电影片段。然而,正是这段苦涩的时光,让李保田在成长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当江苏省戏曲学校与江苏省文化干校合作,开始招生时,李保田看到了机会。他凭借着自己灵活生动的表演成功被录取,但接下来,他还得面对父亲的强烈反对。为了追求梦想,李保田忍受了父亲的暴怒和打骂,但他坚持到底,最终得到了父亲的妥协与支持,前往南京学习戏曲。
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为他的坚持而消失。李保田在剧团学习戏曲的日子异常艰苦,除了遭受饥饿与劳累,甚至还曾遭遇过霸凌。即便如此,他从未低头,在父亲去世后才回家与父亲和解。
步入成年后,李保田不仅承担起长子的责任,照顾弟弟,且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1978年,他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32岁时才开始正式进入影视圈。尽管如此,他在戏曲表演方面的底子让他很快就在1983年迎来了他的第一个银幕角色——在《闯江湖》中的“张乐天”。这一角色的成功开启了他漫长的演艺生涯,之后他参演了多部影视剧。
1987年上映的电影《人·鬼·情》让李保田赢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并且凭借此片获得了金鸡奖。而在1990年,他凭借《菊豆》在国际上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为了诠释“杨天青”这一角色,能忍受一个月不洗澡,让自己的形象与角色内心高度契合,最终在这部华语片中贡献了令人称赞的演技。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成为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华语影片。
但在李保田的所有角色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刘罗锅”。1996年,他主演的《宰相刘罗锅》一炮而红,这部剧不仅让他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还与儿子李彧一同演出,开启了父子共同演绎的传奇。李彧在剧中扮演了刘府的家丁“刘安”,与李保田的合作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尽管李保田是李彧进入娱乐圈的指路人,但作为父亲,他在拍戏方面的严厉也时常让儿子感到压力。李彧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不敢和父亲飙戏,因为李保田的威严实在令人生畏。不过,正是这位严父的引导,使得李彧在演艺道路上稳步前行,近年频繁出现在各种影视剧中。2025年,李彧更是参演了《白月梵星》、《无忧渡》、《朝雪录》等多部热播剧,演技上也展现了明显的进步。
反观李保田,近十年来拍摄的作品越来越少。即便如此,他依旧在2025年凭借电影《寻汉计》再次出现在大银幕上,饰演一个年迈的姥爷角色,成功展现了自己演技的深厚功力。并且,在2025年,他荣获了金鹰终身成就奖,这一奖项也算是对他多年来坚持电影质量,始终如一地追求角色精髓的最佳证明。
不过,李保田的演艺生涯并非一直顺风顺水。因为坚持影视剧的质量,他曾因与制片方发生过争执,最终将对方告上法庭,并因此被一些影视公司标上了“戏霸”的标签。尽管李保田赢得了官司,但他依旧未能摆脱“戏霸”的名声,这也成为他逐渐淡出银幕的一个原因。
如今,已年满79岁的李保田,选择安享晚年,专注于平静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无论如何,他依旧是那个在中国影视界留下深刻足迹的老演员,他的演艺精神与不妥协的态度,依然在他的作品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