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观看《怦然心动》的时候,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棵高耸的梧桐树以及树下那个仰望天空的女孩朱莉。她的倔强与明亮仿佛是每个班级里那些“坐不住的小姑娘”的缩影,带着一丝莽撞的正义感。14岁的玛德琳·卡罗尔将这一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她的眼睛闪烁着无限的主意,语速飞快,仿佛每句话都在争分夺秒,哪怕是失落也流露着一股不服气的劲头。导演罗伯·莱纳回忆道,当玛德琳踏入试镜房间时,简直像是一束光线划破了黑暗,结束时全屋子人异口同声地说:“就她了!”
随着《怦然心动》的热潮,许多人猜测玛德琳会一直走“邻家甜心”的路线,然而她挑选剧本的眼光却更加独特而深邃:
- 在《关键投票》(2008)中,她扮演了总统选举中“关键一票”的拥有者的女儿,面对凯文·科斯特纳的对戏,她那蓬松的卷发掩盖不住她的叛逆与聪慧。12岁时,她凭借此角色提名青年艺术家奖。
- 2010年的《邻家特工》是一部成龙式的动作喜剧,她在片中饰演了三个卷入间谍乌龙事件的孩子之一,虽然动作频繁,却从未沦为“工具人”,反而为影片增添了真实的兄妹情感。
- 在独立电影《咖啡》(2010)中,她声线骤然沉静,饰演目睹成年人世界崩溃的少女,仅用几句台词就成功传达了“旁观者”的复杂情感,那份深邃令人难以置信,她当时才不满15岁。
-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在《贝拉的魔法》(2012)里,与摩根·弗里曼同台,饰演一个用书本抵抗生活裂痕的小镇女孩,虽然戏份不多,却如一抹温暖的色彩,稳定了整部电影的柔和基调。
如实说,玛德琳并非高产的演员,也没有追逐那些爆炸性的热门作品。她更像是一个随着自身节奏成长的孩子——拍几部戏,便停下来读书、旅行,然后带着全新的目光回归。这也使得每次在屏幕上遇见她时,能感受到那份未被“童星滤镜”磨平的真实:她会在镜头前流露生气、尴尬,甚至带点笨拙,但这些都不是掩饰。正如朱莉在梧桐树上大声呼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玛德琳通过角色不断提醒着我们:演员的魅力不在于完美,而在于那份愿意袒露的真诚。
如果你恰好重温了《怦然心动》,不妨顺着朱莉的视角探寻玛德琳之后的作品。你将目睹一个女孩如何在镜头中悄然成长,以及在成长后,她如何依然珍藏着那份初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