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万茜拿奖后采访“语无伦次”,一句“能播吗?”是真情流露还是人设翻车?这事儿,咱先不急着站队,毕竟娱乐圈的事儿,反转比翻书还快。
说起万茜,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里那个抱着吉他,岁月静好的文艺女青年。
但要我说,她骨子里那股“轴”劲儿,才是真·万茜。
演戏是真拼,低调也是真低调,这么多年愣是没靠绯闻炒作上位,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简直一股清流。
这次拿奖,算是对她演技的盖章认证。金爵奖,听着就挺唬人,以前都是周迅、咏梅这种大咖的名字挂在上面。万茜这次“爆冷”,有人觉得是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是“内娱要变天”。这“天”到底会不会变,咱老百姓说了不算,但至少说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技好不好,心里门儿清。
她演的长夜将尽,我还没来得及看,但光看描述就觉得后背发凉。为了演好护工,跑去养老院“体验生活”,学着给老人翻身、换尿垫,这种“笨”办法,现在没几个明星愿意干了吧?
速成的时代,谁还愿意花时间“慢工出细活”?
演戏这事儿,天赋很重要,但努力更重要。
万茜演你好,疯子!的时候,一场五分钟的长镜头,摔了32次,膝盖都青了,还问导演要不要再来一条。这种敬业精神,放现在绝对是“劳模”级别的。现在流量明星,手指头划破个口子,都能上热搜,对比一下,高下立判。
至于台上哭崩、采访“语无伦次”,我觉得也挺真实。搁谁身上,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出头了,不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那句“原来长夜将尽真的有黎明”,听着就令人感慨万千。
也有人说她“装”,觉得她人设崩塌。娱乐圈嘛,一举一动都被放大镜盯着,稍微有点不对劲,就能被喷成筛子。
但我觉得,没必要对明星要求太苛刻,人家也是人,也会犯错,也会有情绪。
我对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时候。别人都在争C位,她就抱着吉他,安安静静地唱歌。这种“不争不抢”的姿态,反而让她脱颖而出。第一次公演拿了第一,更是让不少人跌破眼镜。
但也有人说她“装清高”,甚至因为点赞了一条说队友坏话的微博被骂上热搜。这事儿,我觉得挺无辜的。谁还没个手滑的时候?而且,明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没必要把人家捧上神坛,然后又拉下来。
她拿奖后被问到“怎么看网友的评价”,直接一句“我连微博密码都忘了”,简直霸气侧漏。
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态度,才是她能走到今天的关键。
话说回来,这次拿奖,对她来说,肯定是个新的起点。
但对整个娱乐圈来说,是不是“转折点”,还真不好说。流量这东西,就像鸦片,一旦沾上,就很难戒掉。
她和导演王通的“赌约”也挺有意思的。拿奖要给导演12万,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可真是“皆大欢喜”。导演拿了钱,万茜得了奖,剧组也跟着沾光。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多来点才好。
话说回来,万茜能走到今天,靠的不仅仅是演技,还有她的“清醒”。在这个浮躁的娱乐圈,她能保持初心,坚持自我,实在难能可贵。
我还是想说一句,演技好不好,观众心里有数。流量再大,也抵不过一部好作品。
希望内娱能多一些像万茜这样,靠实力说话的演员,少一些靠炒作上位的“花瓶”。
至于她未来会怎么样,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瞎说。但至少,她这次拿奖,给那些还在默默努力的演员们,点亮了一盏灯。
万茜到底哪部戏演得最好?这事儿,见仁见智。但我觉得,只要她继续保持这种“轴”劲儿,未来肯定会有更多好作品。
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能保持真我,才是最难的。
而万茜,就做到了。继续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