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就必须永远高高在上,不能接地气地摆摊卖咖啡?
咱先不说这事儿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明星也是人,也要恰饭,放下身段自食其力,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
这年头,内娱卷成麻花,港圈老戏骨北上捞金,早就不是啥新鲜事儿了。
别说他们,就连咱们普通人,不也得为了碎银几两,摸爬滚打,使出浑身解数?
姚亦澧,一个曾经在TVB混脸熟的演员,现在在长沙街头支棱起了一个咖啡摊。一杯美式14块,价格亲民,童叟无欺。新闻里说他之前9个月没跟人说过话,面试被一句“形象不行”给否了,现在靠卖咖啡,一天能挣小六千。还搞直播教英语,招牌上明晃晃写着“TVB演员再就业”。
这剧情,简直比电视剧还抓马。
有人说他“落魄”,我觉得这词儿用得不太合适。
落魄?他靠自己双手挣钱,光明正大,有啥可落魄的?更何况,人家还直播教英语,妥妥的斜杠青年啊!这年头,谁还没个副业了?搞副业,不寒碜!
像他这样的“过气”港星,还真不少。演唐僧的江华,卖过保险;演反派的沈震轩,开过网约车,现在又搞健身房;TVB御用丫鬟陈思齐,街头卖鸡爪,搬货叫卖,亲力亲为。还有洗碗、摆摊、端盘子的,为了生活,啥都干。
有人可能觉得,哎呀,当年风光无限的明星,现在沦落到这种地步,真是世事无常啊!但我觉得,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务实。明星光环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泡沫,风一吹就散了。
真正能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本事。
话说回来,这些港星为啥会选择摆摊、卖鸡爪、开网约车?
原因很简单:没戏拍,没工作,要恰饭!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很多演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演员,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
而内地市场,虽然机会多,但也充满了挑战。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人脉不足,这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再加上内娱的更新换代速度,简直堪比火箭发射,一不留神就被拍在沙滩上。
这些港星选择放下身段,从零开始,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但这种无奈,也恰恰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韧性。
戴耀明洗碗十小时,只为学冲奶茶;蔡淇俊卖鸡爪失败,妻子陪着重新出摊;梁茵当服务员,练口才,等待主持机会。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却充满了力量。
他们没有躺平摆烂,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找出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咱们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谁不是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房贷、车贷、育儿、养老,每一座大山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我们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也曾幻想一夜暴富。但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们也要学会放下身段,接受不完美,勇敢面对挑战。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被人嘲笑,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就像这些港星一样,他们或许不再是荧幕上的焦点,但他们在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靠本事吃饭的人,永远值得尊敬。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但我觉得,人生比戏更真实,也更残酷。戏里有剧本,有导演,有重来的机会。而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要怕苦,不要怕累,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放下明星光环,他们只是努力生活的人。娱乐圈的规则咱不懂,但是努力的人,在哪儿都该被尊重。
下次在街头看到他们,不妨买一杯咖啡,点一份鸡爪,或者给他们一个鼓励的微笑。
生活这出戏,谁能笑到还真不好说。
他们没输,咱也没输,大家都在努力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