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已播出大半,其中最为精彩的情节莫过于洪亮的辞职报告获批后,他在与张放的对话中毫不退缩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张放,省检察长,带着不舍在洪亮的辞职报告上签字后,邀请洪亮谈谈他的要求与打算。这一看似常规的交谈,实则是张放的一次精心安排。
打击职务犯罪,对于司法部门而言,是一项比惩治社会犯罪更为复杂和艰难的任务。它要求无情的决心与刀刃向内的勇气。正因如此,张放将洪亮安排到了专门查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部门,并且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确认了洪亮的能干与公正。当东平地区的司法人员被举报为黑社会的保护伞时,张放迅速决定成立调查小组,并任命洪亮为副组长。
尽管东平的调查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洪亮与郑雅平的大胆行动与踏实工作,赢得了张放的高度评价。在指导小组遭遇困境时,张放派遣孙专委亲自鼓舞士气,并授予他们对李人俊、谢鸿飞的侦查权限。洪亮正是凭借这份“尚方宝剑”查获了谢鸿飞的受贿证据,为东平的反腐战役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东平的黑势力远比张放预料的要复杂,再加上省政协副主席江旭东的间接施压,张放在接到省政法委严书记的指示后,做出了撤回指导小组的决定,实际上是在实行“欲擒故纵”的战略。
要彻底摧毁东平的黑势力及其保护伞,洪亮正是那把锋利的“快刀”。尽管张放心中不舍同意洪亮辞职,但他仍希望洪亮能在这一时刻说出心中所想,以期挽留。此时,洪亮已无需再受职位束缚,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机关内某些领导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孙专委意识到洪亮的话正是指向自己,立刻反问:“你说的是谁?”洪亮毫不掩饰,指着孙专委回答:“就是你!”孙专委虽然心知自己在处理乔振兴家属事务时态度不佳,但也坦然接受了洪亮的直率,并对此表示欣赏。张放在旁默默点头,显然对洪亮的坦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鼓励。
随即,张放以命令的语气要求孙专委立即落实几项任务,特别是要亲自联系乔振兴的妻子。话音未落,洪亮却再次抛出一句剧中最经典的台词:“即便我即将离职,我也会见佛杀佛,见鬼杀鬼。我们不仅仅是检察官,更是堂堂正正的人民!”
张放听后,激动地感慨:“真是一把快刀!”这一刻,不仅是对洪亮的赞美,也是对张译演技的高度认可。
剧中,张译饰演的洪亮在外表上显得拘谨与不苟言笑,初看似乎有些“怂”,因此引发了一部分观众的质疑。但实际上,张译精准地把握了人物内心的倔强与坚韧,尤其是在洪亮卸下职业束缚后,展现出的豪爽与决绝,堪称一把疾风骤雨般的快刀。
张译的演技,一直以来都以豪放著称。无论是在《红海行动》中的硬汉战士,还是在《归途》中的武官、在《悬崖之上》中的特工、在《三大队》中的干警,他都演绎了许多充满激情与豪情的角色,因此获得了影帝与视帝双奖殊荣。
然而,作为一名演员,演绎人物的设定便意味着“戴着枷锁跳舞”,需要在束缚中展现突破。如洪亮这个角色,作为负责司法部门内部职务犯罪的检察官,必须谨慎小心,甚至在面对领导、同事或家人时都要保持低调。尤其是在东平这座充斥黑势力的城市,洪亮的谨慎与隐忍愈加突出。张译正是通过这层表面“怂”的外壳,深刻诠释了角色的复杂性与内在的坚毅。
当剧情发展到适当时机,张译便突破角色限制,释放出洪亮坚毅与激情的一面。在他调查乔振兴死因时的坚持与与李人俊的对抗戏中,张译完美地演绎了洪亮的倔强与热血,并非单纯的“怂”。尤其是在前文提到的辞职后那场戏,张译把洪亮的豪情与直率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获得了“快刀”般的评价。
洪亮作为专案组的负责人之一,已经深入东平,接下来的剧情将展示这把“快刀”如何在黑势力与其保护伞面前一往无前,如何突破重重阻力,为正义奋勇而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张译将继续带来更多令人期待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