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陈佩斯在27年的沉寂后重返公众视野,亲自执导和主演的电影《戏台》一经上映,仅用两天便突破了亿元票房,完美超越了同期其他大片。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他妻子王燕玲的默默奉献,作为一个出色的贤内助,王燕玲究竟是如何改变这一家人的命运的呢?
陈佩斯在舞台上的形象多为配角,常常与朱时茂形成鲜明对比,他饰演的小偷、邮差深入人心,但实际上,他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生活无忧。童年时期的他无忧无虑,15岁时被送往内蒙古插队,虽然经历了饥饿和寒冷,却并没有让他失去天真,反而让他更加坚韧。
四年后,陈佩斯考入了八一电影厂,在父亲陈强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喜剧。1983年,他与朱时茂一起创作的节目被选中参与春晚节目。1984年除夕,小品《吃面条》让他一夜成名,自此,陈佩斯成为春晚的代名词,观众们如同少了醋的饺子般不能接受他的缺席。
然而,1999年,陈佩斯因发现盗版光盘而毫不妥协地起诉央视旗下的公司,虽然赢得了33万元的赔偿,却也因此遭到了封杀。在演完《王爷与邮差》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回到家中,妻子王燕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全心全意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2025年初春,一场老友聚餐的照片被曝光,71岁的陈佩斯穿着浅蓝色毛衣,笑容满面,而身旁的短发老太太正是王燕玲。四十多年前,这对夫妻在一个饭局上相遇,当时的王燕玲是一名小护士,陈佩斯一见如故,直觉她将会陪伴自己一生。次年,陈佩斯登上春晚大放异彩,1987年他们结婚,从此事业更上一层楼,王燕玲也毫无怨言地支持家庭和事业。
1989年,儿子陈大愚出生,因忙于排练,陈佩斯未能亲自到场得知孩子性别,结果他的父亲陈强曾一度误以为生了个女孩,见到孙子却当场流泪,这个经历成为家庭中的笑谈。随着离开春晚,收入剧减,王燕玲微笑着递出地契,告诉他,她早已用积蓄承包了一块北京的荒地。
在低谷时,陈佩斯在那片土地上发泄自己的情感,夫妇俩在艰苦中耕种石榴,洗净了浮躁的心态。几年后,王燕玲鼓励他拿出积蓄,坚定地说:“去做你该做的事情。”于是,陈佩斯组建了团队,重新回到了舞台。如今,他的电影《戏台》不仅票房大卖,口碑也极佳,而王燕玲嫁入陈家后,更是推动了这个家族的繁荣。
如今,陈佩斯和其家人的生活丰盛而快乐,父子情深,儿孙满堂,事业再度蓬勃发展。作为成功的背后,王燕玲的无私奉献成为最坚实的支柱。生活中,如果有人在追求家庭和事业的路上能够双丰收,陈佩斯无疑是其中的典范,证明了贤妻的力量能够旺盛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