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法之名》播出至第三周,张译饰演的检察官再次登上热搜,但却遭到了一些观众的批评。有人认为他从警察角色过渡到检察官,显得变化不大。然而,刚刚发表的专访对张译的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赞扬,说明他在演艺生涯中不断探索与成长。
在剧中,张译所塑造的洪亮检察官与他以往的角色截然不同。最初观看前几集时,观众可能会觉得他只是个悠闲度日的“老手”,在案卷堆中翻找资料,手中总是泡着枸杞茶。然而,当他调查同事殉职案的那场戏时,整个过程令人震撼:尽管全场观众期待着检察官痛哭失声,他却将脸部肌肉绷得如同石头一般。双眼泪光闪烁,但始终忍耐着不让泪水流出,握紧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悲痛的情感如同融化在骨髓中一般,展现了他深厚的演技功力。
对于角色同质化的质疑,不妨看看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剧组前往了四个省份,走访了十多个检察院,深入了解了百位检察官的工作与生活,才最终凝聚成剧本。而张译则专门在检察系统中实习了三个月,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了司法人员独特的肢体语言:例如在询问前习惯性调整袖口,翻阅报告时食指顺着文字移动。这一过程使得他对角色的诠释得以完美契合,甚至法律专家也找不到专业上的纰漏。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剧中对司法黑暗面进行揭露的尺度,剧情一旦撕掉“保护伞”的伪装,弹幕上便不断涌现出“这真的敢拍”的评论。
曾因拍摄《狂飙》而真白了头发的张译,怎会轻易复制角色呢?他从最初的龙套演员,默默无闻,艰苦奋斗,到如今频频在华表奖领奖台上亮相,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零度以下严寒的雪地赤膊练习,更是为了一次拔枪动作而付出手腕脱臼的代价。当前的小鲜肉们常依赖综艺维持热度,而张译却在新剧刚杀青后,又奔赴西北拍摄冷门的文艺片。
演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沉浸在热搜话题中,另一种则活在角色的血肉之中。过去二十年间,张译始终在坚守一个信念:将自己的生命和热情厮磨在剧本之上。对于那些质疑的声音,不妨看看法庭戏的幕后花絮:为了真实展现检察官被威胁后的生理反应,他曾自愿将自己关在禁闭室中,无食物地坚持两天,以体验临近死亡的感受。
三度获得华表奖的演员,还需要重复自己的辉煌吗?近期的消息显示,他又接下了一个死刑辩护律师的角色。戏中角色洪亮尚未退庭,新的挑战与责任又已找到他,这亦是他的艺术追求与职业态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