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莹颖去年摔得有多惨,今年就被儿子撑得有多稳。
有时候你真的得佩服,这年头,“翻盘”二字的含义,早已不是靠赚钱或洗白,而是得靠孩子为你争回面子。
邹市明和冉莹颖这一家,便是最活生生的例证。去年,这一家人在网络上频频掉价,几乎被整个公众质疑,而今年,凭借着儿子的成长、帅气与阳光,他们的形象瞬间扭转了局面。
整个过程并没有任何解释,却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切的恢复,都是轩轩替父母赢回的脸面。
简单来说:赔了钱,还是不肯安静。
拳馆开张,火锅店开业,砸进去的几千万真金白银,竟没有任何声响,甚至连一个泡泡都没冒出来。接着,关于欠薪和退课的消息传了出来,亏损的金额高达两亿,这不仅仅是输了,更是家道中落。
然而,这对夫妻的处理方式更为让人侧目。冉莹颖开始拍视频、整理包包,哭诉着“家里已经断流,奢侈品都得卖掉”。而邹市明则一方面说“两亿只是冰山一角”,一方面又坐在酒桌前叹息,摆出一副“有钱人也难”的模样。
更加荒谬的是,儿子竟然也被拉出来发声。轩轩发了一条视频,帮妈妈辩解:“她已经六年没买奢侈品了。”
——天啊,原本是看明星赔钱,结果竟然变成了《亲子联手卖惨实录》。
那个时候,说实话,全网的声音几乎一致:这家人完了,不是赔光了,而是整座大厦轰然倒塌。形象破碎,体面不复。
然而,关键是谁帮他们扭转的局面呢?不是邹市明,也不是冉莹颖,而是那个曾经只会吃鸡腿的儿子——轩轩。
到了2025年,轩轩身高已经达到了175cm,成功登上了热搜。14岁的他,阳光帅气,依旧是那爆炸头,婴儿肥也已经消失。照片一出,网友们的情绪瞬间爆发:“天啊,这不是我看着长大的懒羊羊吗?!”
点开一看,轩轩不仅是马术国家青训队的成员,兴趣班也照常上,学校的成绩也保持得很好,个人形象也并没有偏离正道,丝毫没有油腻和离谱的行为,整个形象简直是“少年争气”的代表。
这时,你再回头看看那两个赔钱的大人,会发现他们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他们没有洗白,没有哭诉,也没有再设立任何人设。
他们只让孩子站在那里,站得直,站得稳,站得让所有人觉得,这家人并没有倒下,而是挺过来了。
——这年头,谁家孩子要能争口气,那简直能为大人卸下巨大的耻辱感。
面子是什么?面子就是你在人前不说丢人的话,孩子在人后不让你丢脸。
冉莹颖去年的视频,哭着说“赔了两个亿”,老实说,听着让人心酸,但舆论并没有因此而软化。为什么?因为她还是站在那种高高在上的角度去讲述自己的故事,说到底,人们并不相信她是“普通人”,更不相信她理解“失控”是什么。
但轩轩不一样。
轩轩是从小被观众看着长大的,是真正融入了公众记忆中的存在。当他从那个“电视里的小胖子”逐渐成长为“现实里的阳光少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你说这合理吗?或许不一定,但就是有效。
——观众相信他。相信这个孩子是正常成长的,没有被家庭的风波所影响。于是,他们就能原谅这家人。
你看看,这逻辑是不是有点奇怪?但这正是舆论的游戏规则。
你摔了,赔了,哭了,解释了都没有用,唯一能证明的,只有孩子足够争气,别人才能相信你家并没有彻底崩溃。
轩轩并没有让邹家回到巅峰,他只是把那块去年砸碎的锅小心地修补好。
他们家仍然处于负债状态,房子已经卖掉了一些,债务也还没有完全清偿。但最重要的是——舆论对他们的审视已经不再那么苛刻。
你说这家人值得被原谅吗?那得看你如何理解“中产”。
中国式中产家庭最怕的两件事:一是突然掉队,二是掉队了还装作若无其事。而邹家,正是典型的——摔得很惨,但没有死命撑住。他们拍视频、认命、哭了、卖了包,最后干脆不再解释,任由外界议论。
而当大家说完之后,才发现这家人居然还没散,依旧在正常过日子,孩子还在长个、练马术、读书,于是大家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这家人没有完。
轩轩并没有说什么惊天动地的话,也没做出什么轰动的举动,但他“正常长大”这一点,已经是这个家庭最大的自证清白。
从他身上,大家看到了冉莹颖没有彻底崩溃,看到了邹市明依旧在坚守,看到了这家人并非彻底崩塌,而是经历过风波后,依然能够抬起头喘息。
这就够了。
赔的钱可能十年都无法偿还,但只要人还站着,孩子依然争气,那面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一点一点支撑回来的。
这件事,放到谁身上,谁都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