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尚未上映,便已引发了一系列举报风波。有些人激动地呼吁要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接触这段血腥的历史。然而,当年731部队所犯下的恶行时,谁又会为那些受害者遮掩视线?
7月31日,电影《731》将在全球展开预映,这部由多位知名演员倾情演绎的影片,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段警醒世人的历史。自1933年起,日本731部队便在中国哈尔滨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受害者几乎全是我国的同胞。这些日本士兵无视人命,用鼠疫、霍乱等致命细菌对实验对象进行残酷试验,只为了收集所谓的“数据”,他们漠视受害者的生死。
正因为这些非人道的活体实验,超过3000名无辜的中国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731部队的所作所为堪称丧尽天良,而作为中国人,我们决不能遗忘这份耻辱与历史。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一段痛苦的往事,让警钟长鸣。
这一历史,始终在我们心头烙下深深的印记。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731部队的残暴行为,也为了让大家深刻记住这段沉痛的历史,导演赵林山用七年时光精心打造了这部电影《731》。影片中的王志文、姜武等实力派演员,正是为了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细菌战罪行。影片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呈现最真实、最残忍的细节,让大众永远铭记。
赵林山为了这部电影,甚至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用所得资金投入电影的布景与拍摄中。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还原历史,追求完美。而且,这部影片与吉林、黑龙江、哈尔滨等宣传部门联合制作,无疑为其上映后的轰动效应埋下伏笔。731部队的罪行将一一被揭露,不留余地。
按理来说,这样一部充满爱国情怀与教育意义的电影,应该广受欢迎。只有深刻了解那段黑暗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那是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自从这部电影宣布上映以来,网络上却出现了大量反对声音。电影原计划去年上映,但在临近时,许多网友纷纷发声抵制,导致上映日期被推迟。今年,剧组重整旗鼓,定于7月31日举行预映,没想到依旧遭遇了类似的反对声音。部分网友开始频繁举报,表示不希望这部电影上映。
反对者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些人认为电影过于暴力,无法接受这样的血腥场面出现在市场上。但大部分观众都是成年人,对于暴力与血腥场面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尤其是预告片早已透露了这一内容,观众也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既然不愿观看,那完全可以选择不看,为什么要阻止其他人欣赏这部影片呢?
另外,一些反对者以“保护孩子”为名,担心电影中的真实场面会对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甚至激起反感。但问题是,既然觉得电影不适合孩子观看,为什么不能选择不让孩子看,而要反对电影的上映呢?况且,电影仅发布了预告片,大家如何能轻易下定论,断言整部影片不适合观看呢?
观众想要观看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其中的暴力和血腥,而是希望通过影片,重温731部队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此警醒自己,不忘历史。我们要铭记当年日本侵华所带来的伤痛,无论时光如何流逝,这段历史都无法被遗忘。
如果因为“保护孩子”而阻止电影上映,岂不是在掩盖历史的真相?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对那段屈辱的历史视而不见。若这段历史被遗忘,将来又有谁会记得先辈们的牺牲与奋斗?谁又会铭记731部队的暴行?
更有一些人说,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必再重复提醒我们那段黑暗的历史。其实,不正是因为有了那段黑暗的历史,才有了如今的光明吗?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警惕不让类似的历史重演。
甚至有人提出,电影可能会影响中日友谊,然而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日本侵略中国是历史事实,我们通过电影展现这段历史,绝非挑拨两国关系,也并非是煽动仇恨。我们只是希望历史不被遗忘,真相被揭露。
幸运的是,仍有许多理智的网友表示理解,认为反对电影上映的声音大多别有用心,甚至有人提议调查这些反对者的国籍,看看他们是否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应该支持它的上映。而且,央视也在为电影做宣传,证明它符合主流价值观,难道在一些人眼里,它竟然成了一个需要抵制的存在吗?
无论如何,了解电影的背景和它所代表的历史都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应当知道,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加强爱国教育尤为重要。
希望今年7月31日,我们能够如期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能真切感受到那些无辜受害的同胞所经历的痛苦。这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向前迈进,朝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