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的荔枝》中,杨幂的表现让人惊艳,特别是她那段20秒的无实物哭戏,简直可以称为表演的经典之作。
导演大鹏曾在采访中直言:“每一秒都不舍得删。”甚至刘德华在片场也被杨幂的表演所打动,流下了眼泪。知名编剧于正也在微博上写下长文,表示愿意与杨幂合作。杨幂精准地控制微表情、深刻表达情感,她的每一个镜头都堪称特写,不仅完美呈现了角色,也给观众留下了值得回味的瞬间。
01
在原著中,李善德的妻子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李夫人”,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在剧版中,她被直接写作“李夫人”悲剧收场。电影则赋予了她更为立体的生命力。她不仅是李善德的妻子,更成为了一个有独立个性的女性——郑玉婷。这一改编恰恰展现了导演大鹏与杨幂对女性角色的尊重。
早在拍摄《酱园弄》时,大鹏就已经被杨幂的演技所折服。虽然那时两人没有对手戏,但大鹏一直期待有机会能与她深入合作。因此,当《长安的荔枝》剧本还在筹备阶段,大鹏就主动邀请杨幂参演。获得肯定答复后,剧本中的“郑玉婷”这一角色便专门为杨幂量身定制。每当剧本修改完成后,大鹏都会第一时间发给杨幂,两人反复打磨角色的每一个细节,确保郑玉婷这一女性角色更加真实、充满生命力。
02
在电影中,李善德是一个整整18年都只是个九品小官,平庸、木讷,甚至有些窝囊。可正是这个男人,让美丽的郑玉婷愿意和他相守二十余年,甚至多年后,她依然回忆起两人初遇的点滴。
那年,华阴郡的少男少女们结伴登山,郑玉婷不慎崴了脚,被困在半山腰。华山险峻,光是下山就已经非常困难,更何况还得背一个人。而那些平时追求她的少年们此刻却都消失了,只有李善德默默地背起她,不言一语,低头把她背下山。李善德并非毫无畏惧,他坦言:“我也怕,但更怕她一个人留在山上面对危险。” 正是这种笨拙而真诚的勇气,让郑玉婷看透了他的善良:“他胆小、窝囊,但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
原著中,我并未深思“李夫人”是怎样的女性。但编剧曾在采访中提到,心中的郑玉婷形象并非杨幂这种明艳的美人,而是一个略显年长、絮絮叨叨的中年妇女。她口是心非,和李善德相互扶持多年,虽天生丽质,但常常素面朝天,依然能展现朴素的光华。为了贴近角色,杨幂主动要求化妆师加深肤色、增添皱纹与雀斑,甚至刻意去掉明星的光环,力求展现郑玉婷更为真实的一面。
03
电影中的一幕,郑玉婷精明的目光扫过院子,在一场买房的交易中,她巧妙地与房产经纪人谈判,最终以“送二斤鸡蛋”这种小妥协落幕。短短几分钟,便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的细腻。特别是她那斜视对方的眼神,仿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唤起了心底的砍价本能。这时,影院里响起的笑声成了最真实的共鸣。
当李善德即将远赴岭南时,郑玉婷细心为他系上披风,并叮嘱他带回木棉花。她清楚丈夫此行凶多吉少,却巧妙地通过这个小小的约定,给了他活着回来的理由。几日后,当她终于听到李善德归来的马蹄声时,那份不敢相信的眼神,佝偻着背缓慢起身的动作,体现出她内心的焦虑与渴望。
当李善德回到家中,满头白发,眼底布满血丝,身心疲惫到极点,郑玉婷眼中闪过的震惊与心疼,以及最后在“回来就好”中的释然,层层递进,情感也随之达到了高潮。特别是在木棉花随风飘散的那一刻,郑玉婷所有压抑的情感最终决堤,既心疼丈夫,又因丈夫兑现承诺而感到幸福。那时她用粗布衣袖拭泪的镜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张力。
“我嫁的是他,不是长安。”在李善德被贬至岭南后,郑玉婷的温柔告白和不离不弃,展现了爱情最朴素的模样——在日常琐事中的守护,在艰难困境中的坚持。
04
在这个拼颜值的娱乐圈,杨幂主动去除明星的光环,让化妆师刻意加深肤色、绘制皱纹与雀斑,做出几乎“毁容”的选择,反而让她的演技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在那些没有台词的戏份里,她通过眼神、动作以及细腻的情感传递,将郑玉婷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期待丈夫归来的坚定、听到马蹄声时的不敢置信、看到木棉花飘散时决堤的泪水,杨幂通过每一个小细节与观众建立了情感的共鸣。
正如电影学者戴锦华所说:“伟大的表演是让观众忘记演员的存在。” 杨幂在《长安的荔枝》中的表现正是如此,让我们完全沉浸在郑玉婷与李善德的故事中。这不仅是对她表演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演员最为真诚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