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在那艺娜的巡演中,“退票”成为了粉丝的支持口号,而《歌手2025》的参赛者者来女在票数公布前似乎显得有些不舍,多次凝视着舞台,仿佛在告别。
今年五月初,那艺娜曾被网友大力推荐参加《歌手》,各种恶搞海报纷纷流传,显然,芒果台也留意到了这一波热度。通过分析用户画像,他们发现单依纯与那艺娜的受众群体高度重叠——两者都与郭门有着某种微妙的传承,且粉丝群体以通讯录为主。
实际上,无论是《歌手》还是其他平台,节目效果上两位的表现并无太大差别。她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不言而喻:你是“大中国娜娜”,真假难辨;我自封“秦腔传承人李翠霞”,满是迷雾。者来女与那艺娜的共同之处便在于她们伪造身份,热爱歌唱,且歌艺平平,她们既成为笑柄,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作为时代的“反面偶像”,她们也都具备一定的“糊弄文学”。者来女误以为每首歌的结尾加上羊叫声就是民族风,仔细聆听她的颤音,仿佛能闻到羊肉的膻味,更有孜然的浓烈香气。而那艺娜曾试图通过抖音的外籍特效欺骗观众,自封为俄罗斯人,却未像阿红那样精心打扮,只是简单地使用了那些带有极其离谱效果的特效,甚至将进入直播间的小女孩变成了洋娃娃般的形象。
可以说,她们关于身份的伪装和幻想,实际上是现代人生活的隐喻。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有明确的职业分工,农民耕田,商贾经商,士人读书,工匠习艺,每个人的身份天然清晰。而在现代社会,传统身份被打破,个体不得不通过自我构建和营销身份才能生存。进入职场时,我们需要卖掉自己的身份,进入消费市场时,又要为自己购买一个身份。
同样,她们所表现出的角色扮演,真假难辨,甚至有些心虚。正如那艺娜扮演外国人,而者来女演绎民族音乐大师。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里,身份的真实性已经不再重要,伪装与自我创造反而成了一种生存方式。
例如,者来女前往西北采风时,敲开一位老妇人家门借宿。老妇问她是谁,她答:“我是彩铃唱作先锋大赛20强曹梦菲,青歌赛90强曹语涵,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欧美演唱系声乐老师李翠霞,中国西部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人,格莱美世界音乐专辑候选者。”老妇人听后直言:“住不下这么多人!”
从者来女的名字演变,可以看出她名字的高明之处,确实为她带来了不少优势。早期曝光较少的她,“者来女”这个名字便给人一种民族音乐大师的印象,远比她其他三个身份要洋气得多。与知乎上虚构244个角色的王路飞不同,者来女可谓是轻松切换各种人生轨道。
《黑神话:悟空》为何选择她演唱主题曲《三界四州》(亦名《屁》)?听过者来女无修音的原生态版本后,才发现修音师为她加入了不少科技元素,但不管唱功如何,者来女的确最适合这首歌。因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多个“马甲”——行者孙、者行孙等,恰好和者来女的曹语涵、曹梦菲这些身份重合。要是拿紫金葫芦去收服她,你还得先琢磨该叫她哪个名字!
至于她的年龄,网上普遍显示她出生于1995年,但有网友挖出她早在2006年参加青歌赛时就已是大学生。80后变95后,谁敢说这不是真正的改命之术?
那艺娜的手段同样令人称道。在成为“基佬歌后”之前,她用抖音的外国人特效假装自己是俄罗斯人,为了吸引外国友人的注意力。“中国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好!我是俄罗斯的娜娜。”但随即被网友扒皮,揭示她其实是湖北钟祥人。那艺娜愤怒回应:“我是俄罗斯娜娜,我从来没有说过我是俄罗斯人!”
不过,钟祥话的弹舌音,确实与俄语相似。那艺娜的单曲《钟祥趣火子》听上去,甚至有些像东欧某国的歌曲。“我的豆子茄子呢,鸡子鸭子猫子猪子狗子羊子手指壳子,钟祥话真是趣火子。”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不禁感叹,若手机里的硬糖君不清理,放娜娜的趣火子也能洗个干净。
尽管那艺娜靠伪造外国身份吸粉200万,但在身份曝光后,她并未放弃,反而转战歌坛。2022年,她发布了单曲《爱如火》,虽然后续的《恨如冰》、《谁能给我爱》、《坚强笨女人》未能超越出道曲,但依然吸引了大量热衷抽象的通讯录粉丝。她从“骗糟老头儿”到“哄基佬”,这背后似乎带有某种“男人运”。
不论是者来女的“秦腔传承人”“古罗马人后裔”,还是那艺娜的“俄罗斯娜娜”“大中国娜娜”,这些身份的虚构和错位制造了强烈的猎奇感。就像人们常说,“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者来女和那艺娜显然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大家可以大胆地切换小号、叠加马甲,去探索各种新身份——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是通向成功的起点。
南郭先生被要求单独演奏,黄磊在做饭时遇到耿直的那英。对于者来女和那艺娜而言,身份被揭穿后的下半场,才是真正的考验。
从唱功来看,者来女和那艺娜都是笑谈。41岁的者来女被72岁的“真民歌传承人”白金花秒杀,曾经还向奶奶抱怨“现在的娃子们听民歌少了”。想当年龚琳娜的《小河淌水》、谭维维的《女娲娘娘补天》哪个不是播放量爆表?者来女有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她的自信令人不禁咋舌——总是认为责任全在他人,自己从不反思。
而早期的那艺娜,不仅跑调,还在巡演时假唱《苹果香》,话筒里传出的是童声,结果与乌兰图雅的“姊妹篇”演绎一样成了笑话。尽管如此,仍有粉丝为她辩护:“是真唱,只是童年的那艺娜穿越回来了”,甚至说是“肚子里的娜娜”在唱。
这些糊弄行为,尽管实力薄弱,但者来女和那艺娜绝非简单的互联网笑柄。大众对她们的态度,经历了从嘲笑到宽容、从揭露到共创的转变。
几年前,嘲笑那艺娜的假外国人身份曾是她的“黑料”,然而现在,网友们反倒主动为她编造出更加荒诞的故事,称她是苏联送给世界的礼物,甚至为她描绘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帝国歌姬故事。
“公元1967年,克格勃的高级特工失败,带着怀孕的妻子逃往东西伯利亚。妻子在流亡中产下了那艺娜·贝如塔维奇·伊万诺夫,而她的母亲在苏联解体时告诫她:“去中国吧,娜娜,不要让你的恨如冰。”这种荒诞而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逐渐成为网友们的共创之物,而他们被戏谑称为“娜粹”。
者来女最初因“大白嗓”被笑称用假简历找到工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