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如当年靠扮丑在《望夫成龙》里杀出重围,肉嘟嘟的脸蛋和夸张的肢体是她的金字招牌;
贾玲在《你好,李焕英》里穿着臃肿棉袄咧嘴笑的样子,也曾是观众心中“谐星”的代名词。
原来王晶没说错,43岁“变了面相”的贾玲,也走上了吴君如的老路。
吴君如16岁参加TVB的艺员培训班,毕业后参演1984年的《鹿鼎记》的曾柔。
但因外形不符合当下审美,一直以来未能找到突破点的她,一度濒临雪藏。
后来转型做《欢乐今宵》的主持,靠着在主持舞台幽默风趣的临场发挥,她才终于开始逐渐为人所知。
人气上涨后的吴君如,被徐克邀请出演电影《刀马旦》。
就此走入电影圈开启演员之路的她,又因出演《霸王花》被提名金像奖最佳新人演员。
在片约逐渐增多,演技越发进步后,她也首次在《最佳损友》中出演打小报告的主任,让观众看到了她卓越的喜剧天赋。
一出场就都能让观众因为她的表演捧腹大笑,吴君如演喜剧时完全没有包袱,一举一动散发着的都是溢出屏幕的喜感和欢乐。
同样靠着喜剧形象成功成名的周星驰,在1990年与她合作了《望夫成龙》。
强强联合让她憨厚爽朗的搞笑银幕形象,印刻在了观众的脑海。
此后,她无论演电影还是出席活动,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演戏演了10年,从16岁到26岁,吴君如成为了大众眼中的谐星演员,她肆无忌惮的扮丑,她也无需像其他女演员那般刻意控制身材苗条。
她成为了香港影坛知名的喜剧女星,从《家有喜事》到《赌圣》,一部部优秀代表作证明了她的喜剧实力。
可是“扮丑”做谐星,还是有了让她感到不适的地方。
28岁,吴君如与男友分手,当时她为了贴合喜剧角色形象,加上工作压力大,常通过吃东西来缓解,体重逐渐上升到130斤。
分手后内心充满悲伤的她,决定减肥。
三个月足不出户,做运动,不吃肉类与淀粉食物,强迫自己规律作息,这种减肥方法简直“地狱”。
带着蜕变的坚定决心,她瘦了30斤,但是她瘦了以后,似乎离自己的喜剧形象也远了。
减肥成功后很长一段时间,吴君如片约减少,戏路面临调整。
这并非她演技退步,而是行业对喜剧女演员的认知太固执,观众总默认胖等于好笑,瘦下来的她,突然成了不合时宜的存在。
再看内地的贾玲,几乎复刻了这场“瘦身阵痛”。
这才发现,原来港圈与内娱的喜剧土壤,都藏着相似的固化偏见。
贾玲18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落榜,她却不愿放弃,留在北京勤工俭学准备来年再战。
一年后,她被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表演班和喜剧表演班同时录取。
接到学校电话的母亲因口音传达偏差,她就此阴差阳错走上了喜剧演员的道路。
能做演员对她来说是值得珍惜的事情,进入学校后不久,她拜冯巩为师。
大三那年,她带着作品《怎么了》参与相声大赛,杀出重围拿下了专业组第一名的成绩。
毕业后,贾玲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正式走上了喜剧道路。
大众所熟悉的相声作品《望夫成龙》《爱拼才会赢》,都是在这个时间段被创作并获奖。
开启喜剧表演的第9年,她走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凭借着央视春晚巨大的曝光,一出《大话捧哏》让贾玲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
靠着幽默风趣的语言在各大综艺立足的日子里,她的喜剧专业能力让她的人气越发高涨。
从《喜乐街》的“女神与女汉子”到《百变大咖秀》模仿阿宝、李宇春等明星,影视业的大门逐步向她打开。
从客串《屌丝男士》《新编辑部故事》到参演《万万没想到》《摆渡人》,她的演技也开始被认可。
做演员,创作剧本,贾玲以首发嘉宾身份参加《欢乐喜剧人》。
创作表演《女人N次方》《爱笑的女孩》等作品都大获成功后,积累丰富经验的她,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
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签约张小斐、许君聪等喜剧演员。
2025年,在贾玲正式走上喜剧职业道路的第20个年头,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自编自导自演的女导演贾玲。
《你好,李焕英》斩获54.13亿元票房的好成绩,让她成为了全球单片票房最高女导演。
年过40岁的贾玲,事业有成,却也有自己的烦恼。
做喜剧演员的这些年,她的体重不断飙升至230斤,这样的情况对于健康来说不容乐观。
在导演路上前途无量的她,开始了自己的蜕变。
作为导演兼主演的她,开启励志电影《热辣滚烫》的拍摄。
在全程保密的拍摄过程中,她靠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成功减重100斤。
电影上映后拿下34.6亿元票房,贾玲成为了中国影史为人瞩目的女导演。
但减肥后的贾玲,在《热辣滚烫》路演中尝试幽默互动时,有观众直言“没以前那股憨劲儿了”,她过往靠自嘲身材制造的亲切感,因外形变化而被削弱。
瘦身成功的她显得干练又伶俐,这也让她的喜剧演员事业发展陷入了迷茫期。
在贾玲近日参加活动的现场照片曝光后,依旧有不少网友不习惯她瘦身成功后带给大众的距离感。
已经很久没有参加综艺,没有拍戏的她未来又会开启什么样的新旅途?
殊不知,此情此景正应了王晶曾经的说过的一句话。
王晶曾在一档综艺中提及吴君如,他感慨道“做搞笑的女人最难”。
因为演喜剧要在舞台上打破禁忌,将形象变成社会难以接受的样子,才能呈现出喜剧效果。
而喜剧女演员如果减肥,那也就几乎等于是自断戏路,放弃喜剧演员的优势。
吴君如在瘦下来后,形象变美却也失去了喜剧优势,片约减少后,她开启了转型。
她在《四面夏娃》中一人分饰4角,因演技精湛被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出演《古惑仔》中的“洪兴十三妹”,她收敛了喜剧的夸张感,用眼神和台词张力塑造江湖大姐的狠辣,让观众意识到她的幽默不止于扮丑。
凭借出色演技,拿下金像奖影后,她打破了只能演丑角才能有票房的尴尬。
而在吴君如不断精进演技,凭借《金鸡》中“金如”一角再次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之后,她再不是那个被定义的谐星,她是演技派女星。
后来的吴君如将更多精力转向了幕后,用监制和导演的身份证明,喜剧人的战场从不止于台前扮丑。
这或许也给贾玲指了条路,当观众还在纠结“瘦了好不好笑”时,她早已站在了更高的地方。
她自导自演喜剧《妖妖灵》,参与监制并参演《妈妈的神奇小子》,在幕后领域也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
再看如今陷入事业瓶颈的贾玲,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幕后。
她开始筹备《转念花开》和《笑着长大》的拍摄。
在此期间,她也有参加商业活动,保持着自己的曝光,只是不知以瘦身成功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否在未来会被逐渐接受?
从喜剧演员转型成为导演,瘦身成功后,面对部分网友对她新形象的陌生感,贾玲能再次为自己打个翻身仗吗?
吴君如和贾玲的挣扎,不过是所有追梦人的缩影。
我们既要打破别人给的框架,又要扛住世界的指指点点。
吴君如用金像奖的认可证明,谐星的底色是演技;
贾玲敢拍《热辣滚烫》,本身也是对“喜剧演员不能瘦”的反击。
真正的光芒,从不在体型的桎梏里,而在打破偏见的勇气中。
观众记住的,从来不是某一种身材,而是那份对热爱的执着与破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