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带着自嘲的直播,竟让成都玉林上横巷的“燊燊面铺”一夜爆红?2025年8月3日,赵露思在解约风波中轻描淡写的一句“实在不行开个小面馆”,不仅让3000万观众心头一颤,更让这家日均30单的社区小店,次日半天卖出80碗,豌豆杂酱紧急告罄,粉丝排队两小时只为打卡同款豌杂面。
镜头里的赵露思扎着松散马尾,举着写有“没疯,谢谢”的A4纸,像在演一场荒诞喜剧。没人料到,她随手端起的那碗12元豌杂面,会成为流量飓风的中心。
老板李嘉琦回忆,4日清晨店门未开,已有粉丝举着手机直播蹲守,“像等明星演唱会”——而他们等的,只是一碗面。后厨阿姨的手没停过,备用食材在午市前耗尽,外摆区的塑料凳在38℃高温下烫得坐不住,仍有人甘愿站着吃。
这场狂欢藏着太多反差:顶流女星与街边小馆,4亿违约金与28元一碗面,经纪公司的冷冰冰声明与粉丝写在便利贴上的“露思加油”。当资本博弈的硝烟还未散尽,最温暖的回应竟来自一家面馆——老板坚持不涨价,还专设留言墙收纳祝福。
“泼天的富贵,接不接得住?”面馆合伙人看着空荡荡的冰柜苦笑。爆单背后是供应链的狼狈:夏季本是淡季,谁曾备货数百份豌豆杂酱?有粉丝跨省而来,却因售罄失望而归;也有街坊抱怨,常吃的面突然要排队一小时。
而赵露思呢?她在直播里按着计算器玩笑“一天卖200碗就能活”,现实却像场黑色幽默——她带火的面馆单日流水破万,自己却陷在解约拉锯战里。编剧于正那句“我俩合伙开面馆”被赞高情商,但明眼人都懂,这不过是娱乐圈危机公关的漂亮话术。
当最后一碗同款面售罄时,墙上的便利贴已叠成彩虹色。有人写“希望露思自由”,也有人写“明天还来吃”。这场意外走红,撕开了娱乐圈与市井生活的次元壁:明星一句话能点燃经济,而普通人接住流量,靠的是实打实的灶台功夫。
或许正如那碗被抢空的面——再华丽的资本游戏,终究要回归烟火气的本真。至于“泼天富贵”之后?老板默默贴出招聘启事:急招揉面师傅,经验不限,但要耐得住高温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