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剧一直都是观众喜爱的类型,但如何拍摄出色的刑侦剧却并非易事。即使有了大牌演员的加盟,也不一定能保证收视率的成功。
例如,《扫黑风暴》凭借张译和蒋欣的强大阵容成功打下了观众基础,而《扫毒风暴》则让人失望。虽然段奕宏和秦昊两位实力派演员倾力出演,但整部剧用了很长时间才勉强恢复了一些热度,直到大结局才算迎来了高潮。
紧接着,《利剑·玫瑰》接档《扫毒风暴》播出,由迪丽热巴和金世佳主演。这部剧在暑期档并不被看好,开播前几乎没有任何宣传推广。广告少得可怜,相比之下,赵丽颖和林更新主演的《与凤行》可谓大肆宣发,广告遍布,推向市场的力度完全不同。《利剑·玫瑰》在双平台播出,但广告宣传量甚至远不及《凡人修仙传》那样的剧集。
而且,《利剑·玫瑰》的剧本也有些“冷门”,它主打的是打拐题材。拐卖手段层出不穷,剧情虽然具有现实意义,但却显得相对稀少,让人有些不容易投入进去。
迪丽热巴饰演的女主角邓妍一登场,就遭遇了不少观众的批评。许多人认为她的演技显得呆板,缺乏情感波动,觉得她演不出这个角色应有的复杂性。确实,初看《利剑·玫瑰》时,邓妍这个角色的设定显得有些不太合理——一名警察居然被拐卖,这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理解逐渐深入。
邓妍在一个喧闹的市场中遇到一个声称害怕黑夜不敢回家的小女孩。出于职业责任,她决定帮助这个女孩,结果却掉进了人贩子的圈套,被迷晕后带到了犯罪窝点。她的冲动行动,破坏了男主常锐(金世佳饰)精心布置的埋伏,导致了整个行动的失败。尽管这并非她的错,但她的行为无疑与这次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之后,邓妍主动申请调到打拐办担任主任,从省厅的文职岗位调任至一线工作。这一举动让常锐不满,甚至和上级领导发生了激烈争执。虽然调动看似合乎逻辑,但对金世佳的演绎来说,这种固守的形象却多少带有些许陈旧感。
随着剧情的发展,男女主角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常锐逐渐变成了一个“辅助型”人物,虽然他是男主,但他更多的是在幕后支持,负责卧底侦查,放长线钓大鱼。而邓妍则深入打拐办,承担着走访线索的重任。
常锐的卧底工作颇具张力,他的反派气质在行动中展现无遗。尽管穿着打扮有些俗气,但他的气场完全能够压制住周围的对手,迅速掌控局面。相比之下,邓妍的角色则更为复杂。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她的内心充满了麻木和自我救赎的力量。
邓妍从小目睹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因拐卖事件失踪,而这种无力感一直困扰着她。尽管自己也曾受过伤害,但她选择了投身打拐工作,只为寻找失踪的孩子,弥补自己未能救回朋友的愧疚。因此,邓妍的情感波动并不显而易见,表现得很冷静,但那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是无法忽视的。
在剧中,拐卖手段的层出不穷让每个受害家庭都饱受煎熬。比如,有妈妈在一次崩溃中几乎失去理智,有志愿者团队在深陷绝望的情境下仍在寻找孩子,而有些家庭甚至把寻找孩子当成了一种信仰。每个人都在痛苦与希望的夹缝中挣扎,尽管他们最终都变得冷静,但背后的艰辛是无法言喻的。
剧中的几场细节描写颇为感人。一位奶奶因一声不经意的响动将孙子丢下,孩子在她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剧中不少情节让观众感到心酸,像是常见的打拐伎俩,让人觉得无比压抑。男主和女主通过分工合作,一步步揭开了背后隐藏的黑暗。
热巴在剧中的表演进步明显,特别是在展现邓妍内心痛苦和执着的方面,几乎没有违和感。她的形象更加贴合角色,疲惫的面容和困倦的眼神深刻地表现了这个角色的坚韧与执着。而在面对极端情境时,热巴也展现了人物应有的紧张感和求生欲望,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也有一些表演上的瑕疵,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资深演员时,热巴的表演显得略显生硬。例如在与“团圆小馆”的章阿姨对戏时,热巴的情绪表现稍显冷静,没有完全展现出角色应有的情感波动。反观章阿姨则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她从一开始的低头摘菜到看到邓妍后的眼神变化,情感层次十分丰富,令人物更加立体。
即便如此,《利剑·玫瑰》仍凭借其紧张的剧情和复杂的角色设定成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随着收视率的不断上升,腾讯也纷纷增加了剧集广告。可以说,尽管初期的观众并不看好,但这部剧逐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证明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利剑·玫瑰》展现了刑侦剧的不同面貌,通过细腻的情节和复杂的角色,让观众在紧张悬疑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