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人街探案》里的天才少年,也是《南京照相馆》里默默冲洗历史真相的普通青年。28岁的刘昊然,凭借一部又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悄然跃升至中国影史主演票房第五位,超越王宝强,成为首位票房突破230亿的90后男演员。
没有流量炒作,也没有热搜造势,他的成功,源自一部一部扎实的作品和一张让人安心的干净面庞。
2025年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凭借强烈的剧情和好口碑逆袭爆红,短短三天票房突破4亿,豆瓣评分高达8.5分。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让刘昊然的主演票房正式突破230亿元,超越王宝强,跻身中国影史主演票房前五。
《南京照相馆》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普通百姓被迫为日军冲洗底片,意外冲印出屠杀罪证,进而决定将真相公之于众的故事。刘昊然饰演的苏柳昌,不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邮差,还是历史真相的传递者。作为一位年轻的冲洗师,虽然台词不多,但他那一双眼睛中所透出的惊恐、挣扎和决然却充满了层次感。有网友说:“他一句话都不说,我都能跟着他一起喘不过气来。”
有观众留言道:“刘昊然的眼神太有表现力了,仿佛把人带到了1937年的南京街头。”我倒是觉得,这部电影中的刘昊然,少了些“少年感”,多了些“男人的隐忍”。他不再是阳光下奔跑的宋歌,而是背负着沉重历史责任、与时局抗争的普通人。
1997年,刘昊然出生在河南平顶山市。从小成绩优秀,兴趣广泛。他小学学舞蹈,中学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后成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他的演艺之路始于《北京爱情故事》,在剧中饰演高中生宋歌。年仅16岁的他,没有任何演艺经验,却凭借一双清澈的眼睛和自然的少年气质打动了导演陈思诚。陈思诚回忆道:“那一笑,青春就扑面而来。”
尽管《北京爱情故事》带来了初步关注,刘昊然却没有急于接戏,而是选择坚持完成学业。高三那年,他一边拍《唐人街探案》,一边备战高考,最终以超出录取线100多分的成绩顺利考入中戏。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的梦想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能通过演戏考进去,也算没偏离太远。”他是那个“演艺圈里最优秀的学霸”,也是那个“走红前就懂得沉得住气”的少年。
2015年,《唐人街探案》让刘昊然真正被大众熟知。他饰演的秦风是一个逻辑推理天才,性格内敛、风格冷峻,与王宝强饰演的唐仁形成鲜明对比。这个系列电影后续三部均成为票房爆款,总票房突破百亿。而在《妖猫传》中,他饰演的白鹤少年则展现了他在“少年感”之外的灵动与张力。为了这个角色,他减重20斤,吊威亚吊破皮,完成了从“清秀少年”到“大银幕惊艳”的华丽转变。
无论是《建军大业》中的粟裕,还是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解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九州缥缈录》中的表现,刘昊然始终在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拓宽着自己的表演边界。他不追求“爆红”,而是脚踏实地做作品。没有综艺带货、没有热搜炒作,他的票房稳步攀升,凭的就是一部又一部经得起考验的好电影。
刘昊然从不做娱乐圈的焦点。他几乎没有绯闻,社交媒体很少更新,生活低调得像个普通大学生。除了电影,他还经常出现在话剧舞台上。比如,在话剧《温暖的味道》中,他饰演的是黄河边某小村的第一书记孙光明,这个角色并不光鲜亮丽,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刘昊然曾说:“他不是来拯救村子的,而是和村民们一起摸索出路。”为了贴近角色,他提前入村体验生活,学习农业知识,观察村民的语气和动作。
2025年,刘昊然刚刚28岁。与许多演员急于转型、拓展圈层不同,他选择了放慢脚步。他没有组建个人工作室,也没有签约大流量公司,而是继续在文工团当演员,排话剧,拍电影。有记者问他:“你不怕被流量甩在后面吗?”他回答:“我不怕慢,我怕走错路。慢一点,可能更踏实。”
在《南京照相馆》中,刘昊然为了演好那个冲洗底片的青年,查阅了大量的摄影史料,甚至亲自学习老式相机的操作流程。剧中的一场长镜头,他坚持不用替身,一遍遍地练习。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态度,让他的角色逐渐变得更加饱满,演技也愈加扎实。
刘昊然出道至今,既没有“爆炸式”的惊艳,也没有“崩塌式”的崩坏。他像一棵慢慢生长的树,扎根大地,默默无闻,却年年开花。从“白衬衫少年”到“沉默摄影师”,从“天才侦探”到“塬底书记”,他的角色越来越丰富,观众对他的信任也愈加深厚。他也许不是最红的,但无疑是最稳重、最值得被看见的演员。
你最喜欢刘昊然的哪个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