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年轻有为的姚乐怡与TVB签下合约,正式踏入了她的演艺之路。起初,尽管她拍过一些电影和广告,但当她真正站在电视剧的片场,面对闪烁的灯光与镜头时,才意识到自己无疑是一名“新手”。
那时的她对走位毫无所知,对镜头如何配合完全没概念,甚至连表演的基本节奏也把握得不够到位。直到在拍摄《陀枪师姐》的过程中,她遇见了经验丰富的朱咪咪。这位在TVB耕耘多年的前辈,以她直白甚至有些“严厉”的方式,教会了姚乐怡如何在镜头前生存。
“她真的会当众叫我‘笨蛋’!”姚乐怡在回忆起往事时忍不住笑了。有一次,在对戏时,她忽视了镜头的位置,侧身与朱咪咪交流,竟被后者毫不留情地推回了正确的站位。拍摄结束后,朱咪咪也没有客气,直接训斥:“这样拍出来连你的脸都看不见,观众又能看到什么?”
这种严厉的教诲,背后其实饱含了对新人的深切关心,仿佛在表达“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在那个TVB电视剧生产量极为庞大的时代,几乎无人有时间手把手地教导新人,能遇到愿意指出错误的前辈实属难得。
朱咪咪不仅传授了她走位的技巧,还教会了她如何用眼神传递情感,如何在有限的戏份中增强角色的存在感。这些实战经验,远比任何表演课程都来得珍贵。
然而,并非所有的前辈都如朱咪咪般值得敬重。姚乐怡也经历过另一种“关心后辈”的方式。一位在圈内享有极高声望的男演员,总喜欢在候场时上前来“关心”,却常常在说话时搭上手,有时轻轻拉扯手,有时甚至搂住她的腰。起初,姚乐怡还试图安慰自己:“或许他只是习惯如此吧?”
然而,当这种行为频繁发生后,她忍不住半开玩笑地反击:“前辈,您这是在给我体检吗?”这一大胆表态让对方愣住,显然没想到这个新人敢如此直言。后来,她才意识到,遭受这位“前辈”揩油的女演员并不止她一人,但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毕竟,这位前辈人脉广、资历深,得罪他可能连角色都得不到。
姚乐怡的经历,其实反映了当下娱乐圈新人的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朱咪咪式的“严师”,不遗余力地传授真本事;另一种则是打着“关照”旗号,暗中占便宜的老油条。可悲的是,后者在行业里屡见不鲜。许多新人为了保住机会,只能默默忍受,甚至自我安慰“这就是行业的潜规则”。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已经过去,尽管如今的娱乐圈看似更加开放,但关于权力不对等的问题依旧存在。资历深的前辈一句话就能决定新人的去留,在这样的压力下,能够像姚乐怡那样勇敢反抗的人又有多少呢?
相较于朱咪咪这样的前辈,虽然她们的话有些尖锐,但至少将真本事传递给了下一代。这才是真正值得继承的行业精神,而非倚老卖老的陋习。演艺行业,毕竟是一个依靠才华生存的领域,为什么总有人将权力视为特权?为了在这个行业立足,新人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或许,答案就藏在姚乐怡自身的经历里:学会判别什么是真正的教导,什么是伪装的欺凌;对前者心怀感激,对后者勇敢说不。毕竟,演戏需要前辈的指引,但做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坚实地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