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宗庆后遗产继承案在香港高等法院迎来关键聆讯。随着案件进展披露,围绕宗家三兄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与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馥莉的百亿资产争夺,核心争议与证据链逐渐浮出水面,引发公众对豪门遗产纠纷的理性关注。
宗继昌方首弹证据直指信托安排:据法庭文件及媒体披露,原告方律师当庭曝光一份宗庆后手写指示,称此为2024年1月(宗庆后去世前约1个月)其亲自吩咐女高管郭虹办理的关键文件 。
指示核心内容:宗庆后要求郭虹协助设立三兄妹专属信托基金(每人7亿美元规模),明确规定:
受益人限于三兄妹及其子女,配偶无权参与,且强调需通过公证认定为婚前财产;
优先办理宗继昌、宗婕莉部分,资金到位后再安排宗继盛事务 。
郭虹的角色:作为娃哈哈前高管及宗庆后信任的一把手,郭虹出庭支持原告方主张,其证词与文件成为推动诉讼的关键支撑 。
宗馥莉质疑文件效力及可行性:被告方反驳称,所谓21亿美元信托规模纯属理想化目标——汇丰银行香港账户资产实际未达该数额(截至2024年5月约17.99亿美元),且宗庆后手写指示的权威性存疑 。此外,宗馥莉指出,该指示与已签署的正式协议存在执行细节分歧,如信托设立条款的拖延协商系因双方对资产估值标准、保护人角色等关键内容未达成一致 。
面对对方攻势,宗馥莉团队展现出充分准备的证据矩阵,核心包含:
1. 法律关系证明:提交宗庆后与原配施幼珍的结婚证、宗馥莉本人身份证及独生子女证,明确其作为唯一合法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基础。
2. 遗嘱效力佐证:持有经公证的2025年遗嘱(浙杭东证字1056号),其中明确境外资产由宗馥莉单独继承;另有一份2024年2月遗嘱覆盖境内资产,但均未提及三原告权益 。
3. 资产权属文件:提供建浩创投股权变更记录、汇丰银行账户操作说明(如转出108万美元系用于偿还基金认购及越南工厂采购等合规支出),反驳挪用信托资产指控 ;
4. 遗产公证程序材料:宗庆后去世后即启动遗产公证流程,完整合规文件链强化其对资产处置的主导权。
专业律师加持策略:为应对跨境复杂诉讼,宗馥莉聘请曾代理周星驰等胜诉案件的资深法律团队,从证据链完整性、司法管辖权(香港程序服务于杭州主案)等多维度构建抗辩体系。
针对网络热议的宗馥莉首战败诉词条,法律层面需明确区分程序性裁定与实体败诉:
香港法院冻结令性质:8月1日裁决实际是资产保全措施——批准原告申请,限制宗馥莉及建浩创投对汇丰账户资产提取或抵押,以确保争议资产在杭州主案判决前维持现状,而非对继承权归属的终局认定 。
核心争议移交内地裁决:香港法庭着重强调,信托设立有效性、遗嘱解释等核心实体问题需由杭州法院依据中国内地法律最终裁判。当前披露令要求被告方提供账户详细流水,仅为保障程序公平性 。
28天窗口期博弈:双方需在短期内补充证据(如信托设立谈判记录、资金凭证溯源等),进一步论证主张。杭州法院DNA鉴定结果(三原告与宗庆后无血缘关系)已内部通报,9月或正式宣判继承权案,成为可能影响全局走向的关键证据。
1. 血缘认定与继承权边界:非婚生子女虽享有平等继承权,但需通过DNA鉴定、出生证明、长期抚养关系等严格证据链证实身份。本案中,宗馥莉以独生子女证、遗嘱及持续企业管理权形成闭环证明,而三原告核心依赖信托协议及指示文件,血缘关系认定尚未获得司法背书;
2. 信托争议本质:双方矛盾焦点在于宗庆后生前意愿的实现形式——是通过正式委托协议(需宗馥莉履行设立义务),还是手书指示直接构成法律约束力?香港法院提示推定信托可能性,但最终解释权仍在内地司法体系 ;
3. 企业稳定考量:杭州国资委已表态支持宗馥莉维持娃哈哈运营,46%国有股份无变动,渠道恢复率达80%,侧面反映监管层对避免经营动荡的重视。
结语:真相需证据沉淀,勿让标题党干扰司法理性豪门遗产纠纷的复杂性远超娱乐新闻表象。当前所谓败诉实为资产保全程序性结果,核心胜负取决于杭州法院对遗嘱效力、信托关系、血缘证据的全面审查。双方各执关键材料,28天举证期及后续鉴定公布将持续揭示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