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内《戏台》以1.85亿票房突然逆袭,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谁能想到,现如今还有这样的“黑马”出现?最初,猫眼的预测只有5.99亿,预售更是只有26万,几乎没人看好它。就连院线的排片量也仅有13%,相比同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和《长安的荔枝》简直有天壤之别。但没想到,这部电影竟然一跃而起,让整个市场都感到错愕。
回过头来看,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初年,北京城被洪大帅攻占,接着舞台转向了五庆班——一个京剧团,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故事中的人物也很有趣,金啸天是戏台的大明星,沉迷于吸大烟,照理说他该演霸王的角色。冯老板是男旦,演虞姬,唱功了得。还有黄渤,他饰演一个包子铺的伙计,意外遇上便衣洪大帅,两人聊起家常,没想到大帅一时兴起,竟然决定让这个伙计上台演男主角,直接把他捧成了剧中的“角儿”。更搞笑的是,这位新角儿根本不懂唱腔和规矩,一开口河北腔跑调,许多梨园人看了都忍不住皱眉,但无论如何,大帅说了算,后台硬,台上就是他的舞台。
戏里,大帅高坐正中,时不时地摆出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胡乱拍手,其他人只能陪着笑脸,不敢反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敢有异议?那得看看大帅手中的枪。是不是在影射现实中那种资本关系户?你没能力没关系没关系,只要背后有人撑腰,舞台就是你的。而那些真正的专业人士只能在旁边干瞪眼,愤愤不平却无可奈何。
但其实,故事中的“丑角”并非台上的角色,而是那些不得不随时调整表情的小角色。明明大家都知道台上是个皇帝的新装,但谁敢说出真话?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面子妥协,艺术家们看着资本的脸色,明明自己心里憋屈,却仍要笑着撑下去。谁敢不做?你不做,后果比丢工作更严重。在五庆班,整个剧组,大家都在被这场游戏裹挟着,不得不拼命保住面子和位置。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的局面。
黄渤在51岁时,将自己饰演的“丑儿子”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说白了,就是现实中那些凭着关系硬塞进来的“关系户”。他会不会唱,懂不懂规矩都不重要,只要有人撑腰,舞台的光环就会照到你身上。而那些原本的“真角儿”,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台下的观众中,不乏内行,他们一听唱跑调就忍不住皱眉,但大帅却说“好”,所有人都得跟着鼓掌。“不鼓掌就看看你脑袋够不够硬”,你说这是不是荒谬?但再一想,生活不就是这样荒诞吗?
洪大帅自诩为楚霸王的偶像,眼看霸王要自刎,他居然硬生生改了剧本,把刘邦变成了吊死鬼,而项羽活了下来。戏本来有章法,他一插手,剧情完全颠覆。台下的冯老板一句“傻——”,那不就像我们平常说的“真无语”吗?
事实上,《戏台》在上映前并不被看好。传统套路的喜剧,很多人觉得过时,受众群体太小。网上的评论也有不少人提到,感觉这片子像是30年前的老套路,差点就劝退了。但如果你静下心来,真的看完整部电影,你会发现陈佩斯真的很有胆量,71岁高龄依旧坚持表达自己想要传递的东西,将这些年文化圈与资本圈中的荒唐现象一股脑儿地搬上了舞台。
如今,随着豆瓣评分突破8.0,票房持续飙升,大家是不是也能从这荒诞的故事中找到一丝快感?也许你会觉得陈佩斯固执,但他不过是不愿低头,不肯让资本按住自己的脖子来操控演出。舞台上的荒诞不离我们身边,谁又能在看到最后时,不忍心想说一句:“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