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CX
享年83岁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不幸辞世,留下了过亿的遗产及传奇的生活轨迹,足以令世人叹为观止。面对这样的巨额财富,他的人生哲学又将如何继续呢?
在他的生活当中,爱情和财富的交织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意义。蔡澜与其妻方琼文的相识源于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方琼文同样是一位电影监制,两人在一档美食节目中相遇。尽管外貌或许未完全符合蔡澜心中的“美女标准”,但方琼文的聪慧与烹饪技艺无疑打动了他。在众多女友中,蔡澜的母亲最终选择了她,认为她是最合适的“贤妻”。
在日常生活中,方琼文深谙蔡澜的饮食喜好。她了解他早餐的丰富需求,因此总是在早茶时点上七八样美食,确保他不因一笼虾饺的缺失而感到饥饿。用餐前,她习惯多要一盆热水,用以清洗餐具。这一细致周到的关怀赢得了蔡澜的赞赏,他曾在公开场合中称道母亲慧眼识人,选择得当。方琼文从不干涉他的社交圈和个人自由,两人共同选择了一种丁克的生活方式。
对于两性关系,蔡澜表现出的观念更像新潮外衣下的传统男性主义。他认为性与爱完全可以割裂。当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便能够明白男女欢愉于爱情与婚姻无关。蔡澜曾坦言,婚姻制度实际上是对个体快乐的束缚。
在2023年方琼文辞世之后,蔡澜选择离开他们的豪宅,迁入香港一处全海景的酒店套房,聘请众多人24小时照顾自己,月支出高达50万港元,此举令香港媒体瞠目结舌。与当红明星的奢华养老院相比,这种“顶级居家服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一评语正是许多人对蔡澜非凡生活的认同。
更引人注目的是,蔡澜生前公开承认曾有“61位女友”,然而在他心中,唯一能够称得上灵魂伴侣的,只有已故的妻子。这样既风流又深情的面孔,给他的人生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提起蔡澜,电影界的人们总不免将他与成龙相提并论。他不仅是优秀的电影监制,更是一位追求艺术的“影痴”。蔡澜曾自豪地表示:“如果说邵逸夫看过的华人电影最多,那么我或许是看过中外电影最多的人。”他对此并非言过其实。蔡澜早年便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0年代他出生在新加坡的一家电影院上。其父亲曾在邵氏片场工作,耳濡目染之下,蔡澜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解释电影对白,他在中学期间频繁更换学校,选修中文与英语课程,并在观影后四处收集相关书籍,整理出数十本资料。
不满足于此,年满18岁的他前往日本深造电影编导,专攻前沿的拍摄技术。归国定居香港后,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数十年,监制电影超过20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蔡澜在制作过程中意识到电影行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逐渐失去了他所追求的纯粹艺术。导演们对作品的归属感让他感到失落,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一行业,尽管这近40年的经历对他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蔡澜在东京、纽约等地的生活,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与人生智慧,同时也为他的商业头脑奠定了基础。
从电影人到美食家的转变,对于蔡澜来说,更多是一次回归。他记得,父亲来香港探访时,带他去饮茶,未能等到座位还遭侍者的冷落。此后,蔡澜将在餐饮界的见闻细致记录在专栏中,从此迈入美食领域,成为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点评的餐厅都是亲自上门消费,因此对其评价从不手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他在写作的首年便获得了120万元的稿费,这在30年前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
蔡澜的商业成就也可追溯到他创办的“暴暴茶”品牌。多年的旅日生活让他发现,日本虽有浓厚茶文化,却鲜见普洱茶。他随后成立公司,引进普洱茶,并与玫瑰花结合制作,为消费者去腻增益。此后,他又引入澳洲的有气红酒,并在专栏中进行宣传。
蔡澜在美食事业的另一巅峰,是他主持的十多个电视节目,其中《蔡澜叹名菜》等美食旅游节目屡屡霸占TVB收视率榜单。凭借40余年的电影监制经验,他掌握了吸引观众的秘诀,期望通过节目展示最刺激的内容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甚至前往南非拍摄,以当地盛产的鲍鱼为主角制作节目。
蔡澜因其好奇的胃口而游历天下的美食,但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对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将兴趣付诸实践,以潇洒的姿态谱写自己的人生。每一次转身,都蕴含着自我反思,正因为如此,他的生命才显得丰富而透彻。
信息来源:央视网——“中国第一食神”蔡澜
新浪网——食商蔡澜:美食家与商人双重身份的完美结合